第81部分
鼕鼕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81部分,尋花問柳 (作者:阿草,鼕鼕,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說要我再接再厲,一舉掃蕩了“廟堂奸邪”“夫寧朔以安定天下”話兒真是說得要多漂亮,就有多漂亮。
我挫敵於仙桃的訊息傳到燕京,父王也給我送來了一封密信,他老人家稱讚了我用兵得道,他“孤心甚喜”又希望我能夠繼續有更進一步的作為,使得天下大勢得以扭轉。
雖然經過這一次的勝利,我的聲望一時間在天下人的心中達到了一個前所未有的高度,但是我卻並不會單純的以為勝利已經握在手裡了。畢竟燕京那邊才是關係天下的重中之重,只有燕京之圍解了,才算得上是把戰局扭轉了過來,不然如果燕京有個什麼閃失,我這區區三萬人的孤軍又能夠做得了什麼來?因此繼續贏上幾場大戰,來鼓舞燕京的軍心才是我應該去做的。當然啦,如果燕京那邊要是真的抵不住了,說不得我也要用用朱諸所說的那個燒盡湖廣兩路糧食的法子了。
從前讀到古書的時候,不止一次看到“某某仁義,景從者眾”的話兒,心裡面一直也沒有什麼太多的感受,可是這一次打勝了這一戰之後,我卻真的遇上了這種情形。不知道是不是因為耿炳文縱容士兵劫掠百姓激起了民憤的緣故,安徽、湖北兩省的許多武林中人、豪客俠士都紛紛來到我的軍營投軍,不到兩日之間,包括那三千俘兵,我軍中的人數就已經超過了四萬,我從潛光進入荊州之後,耿炳文就跟在我的後腿跟兒來到荊州附近,我因為手中有糧,又倚仗著荊州的城高牆厚,所以也並不懼怕耿炳文,決定和他在荊州耗上個一頭半個月再說。之前我經過荊州的時候,就曾開啟官倉放糧給百姓,或許由於這個原因,這一次進到荊州,百姓們對我們出奇的歡迎,絲毫也沒有敵視的意思,畢竟“清君側”和“撤藩”這是我們皇家內裡的事兒,百姓們得到了實惠,就不會、也不敢多嘴什麼了。
耿炳文把我“圍”在了荊州不到兩天,終於耐不住乾耗,開始命人攻起了城來。
荊州向來是湖北扼住咽喉之地,那城牆城防也不知道經歷了多少朝代的修繕和經營,又哪裡是說攻就攻得下來的,何況我手下士兵未嘗試過一敗,可以說是士氣正旺,對著勤王軍的攻城,那真是來一次打一次,勤王軍一天下來丟下了數千具屍首,這才無可奈何的鳴金收兵了。
一連幾日,我軍雖然也有死傷,但是相比起勤王軍來說,那真是小巫見大巫,簡直沒法比。剛開始的時候耿炳文還督促勤王軍攻城極勤,可是到了後來,勤王軍的銳氣漸竭,他們也再沒有攻城意願,只是在城外和我們對峙了起來。
我見耿炳文沒有動靜,也樂得輕鬆自在,每日接收著各地廠衛傳來的密報,暗自猜測著耿炳文究竟會有什麼樣的心思。
按照京城廠衛傳來的訊息,朱長文為了我的“事兒”已經不止一次龍顏大怒了,他下了數道旨意斥責耿炳文“師老無功”然後又嚴令耿炳文“加緊討逆”實在重視非常。不過朝廷對耿炳文沒有糧草供應,使得軍心不穩,耿炳文又哪能和我這麼幹耗,因此一時間倒是讓耿炳文進退不得了。
這種情形之下,我心中倒是又想到了一個計策,只是也不知道可不可行,於是我找到了介日無所事事的朱諸,讓他為我“效力”“殿下的意思,是想用反間計了?”
朱諸聽完我的計策,顯然很有些欣賞的意思,這不禁讓我覺得自己是找對人商量了,因為這個肥胖的男人看起來正是一個喜歡來陰的人。
“不知道朱兄認為可行麼?”
“殿下若想用反間之計,那就必須先要神不知鬼不覺的將耿炳文的家眷都劫出京城才行。”
略一思索,朱諸又道:“我想耿炳文的軍中定然有京城安插進去的耳目,殿下若想反間成功,就必須將事兒做得滴水不漏,讓這些人覺著您和耿炳文真的互通氣息,這樣才算是有了準成。”
正文 第63章 挫敵(2)
“那不知道該要怎麼作才好呢?”
朱諸笑了笑後,說道:“其實事兒要作起來也簡單,先讓困在城中的荊州知府帶一封殿下寫的密信出去給耿炳文,勸他投誠,然後再讓人將耿炳文在京城中的家眷擄走,這樣不論耿炳文究竟是不是真的想投靠殿下,朝廷也會對他生出疑心的。”
微微頓了一頓,朱諸又道:“自古以來,將帥受命在外最忌的就是君上猜忌,如此上對下必然多作制肘,要知道行軍打仗最要緊的是得其所便、依勢而為,耿炳文原本就佔不到什麼便宜,而且又要憂心於糧草生計,如果再受到朝廷的為難,局面就一定難以維持下去了。嘿,到時候殿下只要把耿炳文的家眷拿在手中,耿炳文如果不是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