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慕雲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427章 風雨大韓,天命大財神,風慕雲,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再有五天便是大暑,天氣已然變地更加炎熱了起來,大吳在大趙邊境的重兵於三日前竟是全部撤走,僅留了三百兵士駐防,倒是令安泉有些摸不著頭腦了。
大越軍中斥侯早已探回訊息,原來這二萬餘吳兵竟是連夜行軍,趕回大吳去了。
就在安泉又登上隘口上方的險嶺真的觀察敵情時,吳韓邊境,一隊韓兵千餘人竟是突然越過吳境,襲殺向吳兵營地,並且放火燒營,吳兵倉皇應戰,措手不及被殺地四散潰逃。
由於大吳徵趙,抽調走各處精銳兵馬,在這吳韓邊關僅有五百餘老弱殘兵駐防,不到半個時辰被追殺了個精光,大韓竟然在此時悍然對大吳開戰。
這是誰也想不到的突發事件,恰輪迴刀宗的一位御刀巔峰長老正攜十餘弟子在附近的山上採藥,剛下山正遇上那千餘韓兵,殺紅了眼的韓兵就要滅了這十餘人,輪迴刀宗這位長老是毫不留情,御刀狂殺,成了名副其實的千人斬。
訊息傳回天海城中,大吳皇帝吳勝是無比震怒,當即宣佈與大韓開戰,集結兵馬,殺向大韓。
大韓皇帝在病榻中聞聽駐紮邊境的韓兵竟然擅自殺入吳境一事,一時間急火攻心,狂噴一口鮮血,竟自是深度昏迷了過去,氣若游絲眼看隨時都會駕崩,御醫們俱是束手無策。
而旁系爭嫡一事竟亦罕見地消停了下來,大吳以虎狼之兵吞趙一事早已傳遍天下,而今大韓主動挑釁,大吳豈能善罷甘休,大韓一時間是風雨飄搖,此時爭嫡,弄不好就要首當其衝成為了大吳的刀下亡魂,現在是人人自危,都在考慮是不是早早逃亡到別國為妙。
大吳軍馬很快便殺入韓境,韓軍節節敗退,一日之內連失三城。
事態危急,文武百官心急火燎地皆聚於皇宮大殿之中,等待皇帝上朝商議,結果傍晚時分,韓謹駕崩,滿朝文武,頓若五雷轟頂。
大韓右相開始為皇帝治喪,左相則與明國公明瀾,兵部尚書範劍,神銳兼神武刀衛營統領莊運泓等人商量如何應對這內憂外患,結果商議由禮部尚書沈宜率眾去大吳求和,割地也好,賠償也罷,只要大吳收兵就好。
但大吳拒絕談和,誓要以血還血,以牙還牙,談和隊伍在大韓的靈瓏城上費盡口舌,但大吳將領是充耳不聞,旋即發起進攻,數個時辰後破開城門,沈宜被眾人護了早已是倉皇逃去。
大吳拒和,大韓無奈開始被動備戰,集結重兵於城高河寬的伯玉城,終於是擋住了吳軍長驅而入的虎狼之勢。
這天明國公明瀾親赴天柏山莊,求見柏空之,欲求柏空之在大韓滅亡之際可以出手,力挽狂瀾。
但柏天意告訴明瀾,柏空之前些日子已經去海外荒島靜修刀境去了,以圓破入神刀至境的夢想,南海何其之大,茫茫大海中島嶼無數,根本聯絡不上啊。
明瀾是怏怏而返,直覺大韓很快就要步入大趙的後塵,淪落入大吳之手,而大吳一旦吞併大韓,便佔據了所有南方富饒之地,而先前侵吞大趙已開啟了通往中北部之途,儼然就要成為天下最大的一國了。
各國陸續收到了吳韓交戰的訊息,無不震動,安泉也知道了駐趙的大吳兵眾離開的原因,依時間推算,這大吳竟然是未卜先知大韓要突然襲擊大吳,而迅速展開報復行動。
陰謀啊,一切都是大吳的陰謀,真想不到吳皇的胃口竟然是如此之大,侵吞大趙是劉勝天給了一個藉口,這侵入大韓,是自己製造了一個藉口吧。
大韓駐兵是瘋了嗎,要莫名殺入吳境,偏輪迴刀宗有御刀巔峰在附近,將入侵韓兵給戮了個乾淨,大吳以五百老弱殘兵的性命,換來入侵大韓的藉口,偏又是有理有據,叫入無法指責,嘖嘖,安泉搖了搖頭,想了想,遣小海去喚那萬尚武來。
萬尚武給太子通風報信一事,結果是好處沒撈到,反弄地自己左右不是人,這幾日入帳都是垂了頭,看都不敢看安泉一眼。
安泉也懶地指責於他,撕破臉既沒意思又不好玩,現在大吳重心皆放於大韓,沒有個把月估計解決不了問題,而一旦吞韓成功,要消化掉也不是一時半會,估計很長一段時間內,大越邊境不會有什麼事情會發生,他則另有要緊之事去辦,所以邊關駐守的任務要暫交給萬尚武。
萬尚武無比忐忑地進帳,聽安泉說讓他暫代鎮邊主將之職,真是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明知道他是太子的人,還是打小報告的小人,安泉卻還委以重任,萬尚武差點都感激涕零了。
交待了一些事宜後,安泉騎了黃龍帶著何曉海風馳電掣般返回到了仰嶽城中,先是見了公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