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部分
絕對零度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7部分,大愛不言性 (最終1-9卷126章)作者:馮開平,絕對零度,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一天了,青春年少的弟媳婦和壯年的大伯子,在三間屋兩頭房的屋裡住著,那不是禿子頭上的蝨子,明擺著的嗎?他們是人,不是神,不出事情,那才叫不正常。
大柱子家屋裡屋外,擠的到處都是人,說什麼的都有,有說好聽的,有說難聽的,有為老李家惋惜的,也有個別幸災樂禍的。小廣播夾在人縫裡快活的眉飛色舞,手舞足蹈,附在嘮叨媽的耳邊說,“男人偷鴨蛋,女人偷稀飯的門風,能培養出好兒女來,男盜女娼,男盜女娼,一代一代傳的,爹偷鴨蛋,兒偷弟媳婦,娘偷稀飯,弟弟揍哥哥,這一家人怎麼積的德?”嘮叨媽大聲地說,“去去,我就知道你狗嘴裡吐不出象牙來。”
老李頭躺在地上放賴,口口聲聲說不想活了。大柱子兩手掐腰,伸頭要給二柱子打。二柱子蹲在地上,一手捂著臉,一手抓著自己的頭髮。嫦娥呢,躲在牆角,無聲的抽泣,頭髮零亂得像瘋子一樣。
家包子鬧成這樣,村民們也不知怎麼勸好。一群小媳婦大姑娘圍著嫦娥,她們也都聽明白了是什麼事情,只是說,“嫦娥,別哭了,哭壞了身子,罪要自己受。”
這老年人大都圍著李大山做工作,“誰家沒有個三長兩短的事情,這舌頭和牙齒還經常打架來,想開些。”
最後,還是村上德高望重的大甩爹出來說了一句話,“清官難斷家務事,人家這是家包子事情,不要參與,不要參與,都回家睡覺去,明天該去種豆子,就去種豆子,該去點芝麻就去點芝麻,該去接小姨子就去接小姨子,要看熱鬧到馬廠去看,馬廠的會明天還逢,走吧。”這才把這事情平息下來。
兄弟倆個鬧矛盾,一般的來說,作為家長的往往傾向小兒子,這是一般的規律,李大山為什麼這樣傾向大柱子?很多人不理解,這也是有原因的。
一是,大柱子至今沒有女人,在農村不論多大,只要不結婚,在父母的眼中都還是小孩子,李大山感覺到對不住大兒子;二是,相對來說,大柱子在這個家庭,用現在的話說是個弱勢群體,一般的來說,做父母總是傾向弱者,一個家庭不論是兄弟還是姐妹鬧糾紛,父母幫助的總是在力氣、智力、個頭偏弱的一方。除了這兩個共因之外,還有一個特殊的原因,也是更主要的原因,當初李大山做牢回來,被戴上壞分子的帽子,成了被貧下中農專政的物件,那時生產隊、大隊和公社經常有一些公益性的活,例如大隊的房子維修,公社的院子的平整,都要叫這些地富反壞右的分子出義務工,那時的大柱子就已經成人了,大柱子經常替他的父親做這些事情。還有,在遊斗的時候,一些造反派體罰這些地富反壞右分子,大柱子有的是力氣,經常敲打他們,“對我爹好一些,不然,小子,別看你今天鬧得歡,小心將來拉清單,俺們騎驢看唱本,走著瞧,有一天,我得手,看我不扒了你的皮。”那些造反派,也就不看僧面看佛面,不看魚情看水情。這個大柱子頭腦簡單,說不定,那天落了單,逮住他們,很揍他們一頓,不死也要塌成皮,俺們平時多燒點香吧,免得有事時候,佛腳抱不上,因為這,老李在打成壞分子期間,從來沒有受過皮肉之苦,這一點多虧了他的大兒子大柱子。這些李大山心中是有數的。
第五卷:風流 第七章:風流(8)
一個星期後,二柱子和嫦娥到鄉里辦了離婚手續。探親假才過了一半,二柱子就帶著一腔怨氣,兩行熱淚,三分失落,返回了部隊。
一個熱血沸騰的青年軍人,懷著滿腔的熱情,回到家裡,和鄉親們談理想,談前景,遭到冷遇,表達自己的一點“真實”的感受,遭到冷嘲熱諷,二柱子不能理解。這旮旯村的人怎麼啦,以前好像也不是這樣的呀。大甩爹,老村幹,以前是多麼的可敬。每當我上學回來,大甩爹都要拉住我的手說,“二柱子,用心讀書,古人說,這書中自有顏如玉,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千鍾粟,我看那,我們旮旯村就你有出息,那些孩子都不行,只有你行,你是逮魚的,他們都是跟你捂水的。”如今是那樣的可惡。還有何半仙,以前在家時,你是一個多麼好玩的老頭兒,如今也變得如此市儈了。
當他正準備和嫦娥正而八經的辦一場喜酒,來回報旮旯村父老鄉親的時候,卻冒出了老婆懷孕不是自己孩子的事情,這是令中國所有男人都不能接受的尷尬事情,我二柱子怎麼能夠接受了呀。這樣的事情,即使是“大肚能容天下難容之事”的彌勒菩薩,也容不了,我二柱子怎麼能夠容納的了呀。我二柱子是人呀,是血氣方剛的男子漢,我怎麼能夠嚥下這口氣,我要是嚥下了這口氣,那我就不是一個人了,我就是一頭豬,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