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倒一切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17部分,梟雄在亂世,打倒一切,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步伐,對渙散的部隊進行就地整頓。
這一調整,意味著在接下來的兩到三天內,美日聯軍很難對苗栗縣城構成威脅。
打到這個時候,別說服部留名,連帕特里奇都不得不承認,五十四軍與十五軍的頑強抵抗收到了非常明顯的效果。雖然在十九日天亮的時候,留在苗栗縣城的只有不到兩千名作戰人員,但是美日聯軍能夠動用的進攻部隊加起來都不到一個營。
結果是,美日聯軍只能看著大陸軍隊揚長而去。
南方戰場上,交戰雙方的情況並沒好到哪裡去。
因為傷亡過於巨大,很多新編部隊並不具備攻堅能力,十五軍沿濁水溪部署的防禦陣地又非常牢固,所以在十八日下午,童少卿就下達了暫停進攻的命令,讓臺軍南方集團軍留在了濁水溪南岸。
童少卿對戰局的判斷有點理想化,認為美日聯軍能在苗栗縣北部取得突破,然後迅速南下,迫使十五軍向北運動,從而導致濁水溪北岸防線兵力匿乏。臺軍南方集團軍就能趁此機會渡過濁水溪。
美日聯軍沒有連夜南下,臺軍南方集團軍也就沒能渡過濁水溪。在童少卿看來,他被服部留名擺了一道。
美日聯軍沒有立即南下。而是在苗栗縣北部地區進行戰地整編,不是說沒有能力打下苗栗縣城。
以美軍的強大戰術偵察能力,不可能不知道,佔領頭份鎮與三灣鄉的時候,苗栗縣城的守軍不到兩千人,而且大多是臨時拿起武器的非戰鬥人員。
讓美日聯軍駐足不前的原因只有一個,即美日聯軍不想承受更大的傷亡,特別是日軍不想付出更大的代價。
打下三灣鄉的時候,日軍至少還能動員大半個步兵營,而佔領了頭份鎮的美軍連一個連都湊不齊了。更重要的是。服部留名是北方戰場的地面指揮官,如果要繼續南下,肯定得首先考慮第十師,而不是第三步兵師。為了減少傷亡,服部留名完全有理由讓日軍停下腳步。
問題是,這麼一來,童少卿的處境就非常尷尬了。
打下雲林縣之後,這個臺軍上將就拍著胸脯向總統張秀英做了包管,將在二十日之前渡過濁水溪,攻入大臺中地區,爭取在月底攻入臺中縣。雖然還有一天時間,但是美日聯軍停下來後就沒有打算在二十四小時內再次展開攻擊,而且就算美日聯軍再次發起攻擊,十五軍也不會這麼快回防。臺軍南方集團軍肯定無法在二十日之前度過濁水溪,童少卿註定要把自己說出來的話吞回去了。
這個變故,在現實中並沒有太大的影響。
不管怎麼說,臺軍南方集團軍從臺南縣一路北上,不但解放了嘉義縣與雲林縣,還在雲林縣城的戰鬥中圍殲了二十四軍與二十七軍,取得了非常重大的勝利。再說了,隨著李仁杰與邱克元等“北派”將領陣亡。沒人能對童少卿在臺軍中的地個構成威脅,就連張秀英都得看他的面子,誰會去撓他的癢呢?
問題是。在童少卿看來,這絕對是很沒面子的事情。
對於一個已經功成名就,對金錢沒有半點喜好,年紀大到已經對女色沒有半點興趣的軍人來說,最重要的是什麼?
不是面子,就是榮譽。
實際上,這兩者在很多時候都被混為一談,很難加以區分。
兌現不了承諾,讓童少卿覺得很沒面子。
就算在作戰報告中,童少卿沒有推卸責任,認為自己錯誤評估了戰場局勢是導致臺軍沒能完成作戰計劃的主因。但是誰都知道,這個臺軍上將對美日聯軍為了自身利益而不顧大舉的行動感到非常惱火。
美國是主子,而且帕特里毒不負責地面戰爭。童少卿沒有理由把矛頭對準他。
要埋怨,就只能埋怨那個比狐狸還要狡猾的服部留名,不然臺軍早就打過濁水溪了。
不管怎麼說,童少卿與服部留名的樑子算是結到了。早在成立聯合司令部的時候,兩人就為指揮地面戰鬥發生過沖突,只是在帕特里奇的斡旋下,以哉。分南北戰場的方式將矛盾壓了下去。
從某種意義上講,童少卿的“反日”情緒的根源就在這裡。
不管怎麼說,美日臺聯軍駐足不前,最大的獲益者就是大陸軍隊。
接下來的兩天中,薛華毅親自接管了撤退工作,將包括一“一“:名傷員與蘭千名非戰鬥人員在內的兩萬多名軍人。以雙川,萬名臺島居民,大批作戰物資,還有一些貴重的作戰裝備送回了大陸。
在這兩天中,海空戰成為新的焦點。
美日聯軍的地面部隊不能南下,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