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倒一切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73部分,梟雄在亂世,打倒一切,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所以日本軍隊的規模已經得到擴充。

到二零一三年初,日本陸上自衛隊的總兵力超過了四十萬,在原有部隊的基礎上新建了十個師團。

而且擴軍工作還在繼續進行,最終目的是組建一支擁有四十個師團、八十萬官兵的地面部隊。

空中自衛隊的兵力擴充了大約一倍,作戰飛機數量增加了百分之五十。

其中包括從美國弓進的數十架凹,以及兩百多架重啟生產線之後,依照新的戰術標準、增強了對地打擊能力的2戰鬥機。

海上自衛隊的兵力也擴充了大約一倍。

雖然新建造的戰艦就那麼幾艘。

而且都是在戰前就已動工建造,但是日本戰艦的服役週期本來就很短。

大部分退役戰艦均封存處理,所以日本海上自衛隊的艦隊規模也擴大了不少。

關鍵還是日本國民的心態。

與美國一樣,在參戰之前。

日本當局想方設法的抹黑中國,不但把中國說成了破壞世界和平的邪惡國家,還稱其對日本的生存構成了致命威脅。

最直接的證據就是中國摧毀了全世界絕大部分衛星,其中也包括日本的衛星。

如同大洋對岸的美國人一樣,日本人的生活也受到了影響,並且感受到了戰爭威脅。

加上持續不斷的大規模宣傳日本國民的戰爭積極性已經調動起來。

再說了。

美國都準備大打出手,而幾十年來,日本一直是美國的跟班。

內外政策都向美國看齊。

大哥都上去了小弟還能呆在後面嗎?修憲公決,可以說是日本國民對待這場戰爭的態度的直接寫照。

只不過,日本政客的野心更大。

如果說美國的目的是推翻中國政權,消滅最具實力的潛在對手。

繼續維持美國的全球霸權,那麼日本的目的就是取代中國,成為亞太地區的小霸主。

至於要不要取代美國,那就不得而知了。

顯然,美國不大可能輕易答應日本的這個要求。

好不容易打垮了中國,如果讓日本崛起。

那不等於白乾了?要知道,上個世紀四十年代初。

偷襲珍珠港的不是中國而是日本。

那個年代。

中國還是美國的盟友呢。

如此一來。

日本就得隱忍,等到美國實在扛不住了,再提出條件。

在這一點上,日本的“忍術”確實發揮得淋漓盡致。

忍到二零一三年初,隨著韓軍兩大集團軍覆滅,日本政客看到了出手的機會。

美國總統奧康納下了最後通蝶之後,日本首相進藤加一立即派遣外交大臣青木和惠子前往華盛頓。

與美國商討出兵事宜。

一月十四日,這個被稱為日本外務女強人的外交大臣當著奧康納的面,提出了日本參戰的要求。

前幾項還沒有什麼。

都是與軍事援助有關。

畢竟美國掌握著世界上最先進的軍事技術。

關鍵在最後兩項上。

一是美國得放開關鍵物資的出口管制。

向日本出售石油與稀土等戰略資源,並且包管產自澳大利亞的鐵礦石能夠安全運抵日本。

為此日本可以以國際價格購買,並且用凍結的中國國有資產做抵押。

鐵礦石沒有問題,那是澳大利亞的事。

而且沒有了中國市場。

澳大利亞的幾家礦產企業正在尋找下家呢。

只要日本出得起錢,就不會有任何問題。

關鍵還是石油與稀土。

相對而言,稀土更加敏感。

戰爭爆發前,中國是世界上最大的稀土生產國與出口國。

就連美國都從中國購買這些在軍事領域有著廣泛用途的戰略資源,甚至將其囤積在國內,以備戰時需求。

問題是,美國本身也是世界上第二大稀土儲備國。

而且在中國瘋狂開採數十年之後,美國的稀土儲備量已經不比中國少多少了。

隨著日本無法從中國進口稀土,另外一個稀土儲備大國俄羅斯又不大願意賣給日本,就只能在美國身上想法子了。

事實上,日本也在幾十年間囤積了不少稀土,只是全都沉在了潁戶內海的港灣裡面,不想拿出來用。

對於這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遊戲小說相關閱讀More+

重生九八做星嫂

李一一

[網王]立海大的撿球替補

嬌綠

妖女修仙錄

無組織

甜心栽跟斗

閃啊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