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倒一切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92部分,梟雄在亂世,打倒一切,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在此之前,羅耀武就這麼幹過,比如易小春的坦克排就被他截了下來。
問題是,陳必時艙夠滿足羅耀武的要求嗎?
如果在其他時候,陳必時肯定得有所顧慮。只不過在這個時候,他也非常清楚,如果不能把其中一個軍派上去,十五軍肯定頂不住,到時候別說反攻臺北,能不能守住現在的防線都是個問題。
毫無疑問,這已經不是個人面子問題了。
放下電話後,陳必時就給總參謀部發了一份報告,然後以前線總司令的身份命令四十一軍立即停止戰地整編。依照一二一師的編制重建,並且在天黑之前向戰地指揮官、也就是羅耀武報導,聽從羅耀武的排程與指揮。
做了這件事,陳必時才給方士謙打了電話。
雖然兩人勢同水火,但是在這等大事上,兩人都不敢含糊。
問題是,發出請求的不是方士謙,而是陳必時。
要想有所取,就得有所舍。
在調派四十一軍與五十四軍參與防禦作戰的問題上,方士謙沒有為難陳必時,只是把話說得非常明確,因此產生的任何後果都得由陳必時承擔。
陳必時不是笨蛋,非常清楚方士謙的意思。
即便在九月九日展開的防禦作戰與進攻心動沒有任何關係,只要四十一軍或者五十四軍參與進去,方士謙就有話可說了。到時候,就算不讓陳必時承擔全部責任,方士謙也會把進攻失利與防禦作戰關聯起來。
可以說,這是一定的事情。
方士謙肯與陳必時交涉。就是因為美軍的進攻已經讓陳必時別無選擇,如果沒有四十一軍或者五十四軍的支援,十五軍很難守住戰線。即便不為進攻失利擔責,只要十五軍被迫再次撤退,方士謙也有法子把責任推到陳必時身上。比如,方士謙可以把四十一軍的潰退說成是主動撤退,因為十五軍沒能頂住美軍的進攻,所以四十一軍在誘敵深入之後沒能依照計戈包圍敵人。
事實確實如此,對陳必時來說,左右都得挨一刀。時間不等人,如果等他與方士謙扯清楚,恐怕羅耀武都拿著步槍上前線拼命了。
在預設了陳必時的提議之後,方士謙也就預設了陳必時的指揮調動,沒有插手干預,讓四十一軍接受前線司令部的指揮。
這傘時候,已經是下午三點半了。
大概是網上戰場,還有點不太適應臺島的環境,所以美軍第三步兵師的進攻部隊在九連的陣地北面擺弄了三個小時才做好進攻準備。
四十一軍開始依照一二一師的編制進行改編的時候,美軍第三步兵師也發起了進攻。
趁著美軍做準備吃了午飯的九連戰士不得不再次爬上陣地,與敵人浴血奮戰!
第一百五十八章 出其不意
小軍第二步乓師花二個小時做誰備。於要就是為了搞清一甘手的情況。
陸戰隊的教在前,美軍第三步兵師發起進攻的時候,異常的小心謹慎,不但讓“艾布拉姆斯,小打頭陣、“佈雷德利”掩護側翼,還在進入工業區之前讓步兵下車、將進攻範圍擴大到道路兩側的民房。
此舉足以表明,第三步兵師確實是一支在伊拉克的城市鄉間磨練了十年的王牌部隊。
讓步兵控制道路兩旁的建築物,有兩個非常突出的好處:一是為沿著道路進攻的裝甲部隊增添了一層保護,二是有充足的空間發揮坦克炮與機關炮的威力。
可以說,這是美軍在伊拉克取得的軍事財富。
只不過,當美軍展開進攻的時候才發現,再好的戰術,如果找不到交戰物件,也沒有任何意義。
此時的情況就是如此,直到美軍進入工業區,空降兵都沒露頭。
難道守在平鎮工業區的空降兵在轟炸中全部完蛋了?或者說。那些把陸戰隊收拾得夠慘的空降兵被第三步兵師嚇跑了?
越是沒有抵抗,美軍越是害怕。
伊拉克戰場上的經驗告訴美軍,越是平靜,反擊就越來得猛烈。別的不說,看過《拆彈部隊》的人都知道,四凹炸響之前不會有任何徵兆。
進入工業區,美軍更加小心謹慎,甚至將進攻範圍又向道路兩側延伸了五十米。
原因很簡單。道路上那些被火箭筒擊中的兇2輪式戰車、以及少量“艾布拉姆斯。的殘骸告訴美軍,就在幾個小時前,這裡還發生過激烈戰鬥,誓死抵抗的空降兵在極近的距離上用火箭筒、甚至是炸藥包乾掉了不少的坦克戰車,讓陸戰隊付出了上百名官兵陣亡的巨大代價。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