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倒一切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75部分,梟雄在亂世,打倒一切,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此時,C集團軍已經在寶坻取得重大突破,撕開了東北軍的第一道防線,開始向寶坻中心城區推進。
明眼人一看就知道,帕特里奇採用了東攻西守的戰術。
雖然在很多人看來,這一戰術存在嚴重的問題,即讓戰鬥力算不上最強大的C集團軍擔任主攻,把戰鬥力更突出的A集團軍涼在了一邊,等於用次等兵力充當主力,把真正的主力擺在了戰場之外,但是仔細看的話就能發現,帕特里奇的這一部署不但有著非常明確的目的,而且在進攻的時候最能發揮出美軍的戰鬥力,還具有很強的後勁。
說得直接一點,A集團軍的存在,牽制住了東北軍中戰鬥力最強大的第十六集團軍,讓該部隊不得不留在武清,並且目不轉睛的盯著A集團軍,不敢增援寶坻。因為同時在三個方向上發起進攻,即便主力集中在寶坻,但是在遵化與玉田投入的兵力不算少,所以部署在冀縣,充當支撐力量的第四十集團軍也不敢輕舉妄動。
這樣一來,羅耀武在天津北面的防禦部署,實際上被帕特里奇輕易瓦解掉了。
別的不說,第十六集團軍與第四十集團軍本來就是相互依託、相互支援,如果不能做到相互支援的話,東北軍在這邊的防線將變得毫無價值。帕特里奇的這一部署,正好讓兩個主力集團軍難以做到相互支援。
牽制住東北軍的兩個主力集團軍之後,要在防線上取得突破,自然是件很容易的事情。
正是如此,在進攻的第一天,C集團軍就在寶坻方向上取得了重大突破,並且在當天晚上就攻入了寶坻主城區。
可以說,美日聯軍牢牢掌握著南線戰場上的主動權。
更可怕的是,帕特里奇的這一部署並不僅僅是為了突破東北軍的防線,而是在為接下來的大舉進攻做準備。
關鍵就在寶坻。
打下寶坻之後,美日聯軍不大能夠沿著兩條省道北上進軍薊縣,還能向西穿插,經香河繞到武清的大後方。只要美日聯軍能夠佔領一零三國道上的安平,就能北上進軍北京,或者南下攻打武清。
從現實情況來看,美日聯軍在完成了戰略迂迴之後,肯定會南下攻打武清。
主要就是,在一零三國道打通之前,美日聯軍很難在北京方向上投入重兵,因此必需在進軍北京之前佔領武清,消滅盤踞在這邊的東北軍。從長遠考慮,只要第十六集團軍還控制著武清,美日聯軍在北上進軍北京的時候,後勤保障線就沒有任何安全性可言,也就難以在北京戰場上取得重大勝利。
即便如此,美日聯軍都能在武清方向上獲得絕對的主動權。
要知道,如果一零三國道被切斷,東北軍要麼出動部署在北京的第二十七集團軍南下解圍,要麼讓駐守在武清的第十六集團軍突圍,再也沒有第三種選擇了。毫無疑問,這兩種選擇都不夠理想。第二十七集團軍是東北軍的戰略預備隊,也是守衛北京主城區的唯一主力集團軍。就算在北京還有不少新編集團軍與民兵,沒有主力部隊,北京的防禦肯定有問題。讓第十六集團軍突圍,意味著主動放棄武清,也就意味著主動大開了北京的南大門,甚至得丟掉廊坊,後果將不堪設想。
事實上,真要打到這一步,美日聯軍不會等到東北軍調整部署,就會讓A集團軍強攻武清,圍殲第十六集團軍。原因很簡單,要是讓第十六集團軍逃走,在接下來的戰鬥中,美日聯軍還得面對這支強大的主力集團軍。既然有機會在武清將其殲滅,為什麼不多花點力氣為今後省去麻煩呢?
這也正是帕特里奇的戰役目地。
可以說,要是不想圍殲第十六集團軍,帕特里奇就不會在同一天讓A集團軍壓上,把第十六集團軍拖在武清。雖然A集團軍並沒像帕特里奇計劃的那樣,透過進攻粘住第十六集團軍,但是隻要A集團軍還在武清,第十六集團軍就很難全身而退。事實上,在A集團軍的威脅下,羅耀武也不會貿然讓第十六集團軍撤退。
關鍵就是,能不能守住寶坻。
對於帕特里奇的意圖,羅耀武一眼就看了出來。只是讓他沒有想到的是,C集團軍竟然在寶坻打得像模像樣,第一天就攻入了中心城區,使得東北軍在該方向上的防禦部署變得異常被動。
這個時候,再向寶坻增兵,顯然來不及了。
C集團軍還有兩個美軍主力師沒有動用,帕特里奇明顯留了一手,準備對付增援寶坻的東北軍。事實上,因為東北軍損失了幾乎所有裝甲力量,就算第四十集團軍還有一個摩步師可以調動,羅耀武也不會拿去白白犧牲掉。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