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倒一切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62部分,梟雄在亂世,打倒一切,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匾�驕齠ㄕ揭凼ぐ艿牡夭健�
對羅耀武來說,情況就完全不一樣了。
在東北軍中,第三十九集團軍與第六十五集團軍是絕對主力。雖然受地形限制,這兩個主力集團軍很難在北京的正面戰場上發揮作用,即便儲存了下來,也很有可能被分散補充到其他幾個主力集團軍中,在防禦戰中充當戰術反擊力量,但是在天津戰場上,除了緊急增派的第二十六集團軍,以及開赴玉田縣的第十六集團軍之外,羅耀武手裡再也沒有其他可靠的作戰部隊了。
正是如此,羅耀武才不敢貿然使用第二十六集團軍。
這一點,在作戰部署上體現得非常明確。
雖然第十六集團軍進駐玉田縣,參與了天津方面的作戰行動,但是在不得不收縮防線的情況下,第十六集團軍肯定得退守薊縣。再退一步,如果天津淪陷,第十六集團軍就得守衛從薊縣到三河縣的戰略防線,也就是北京的南大門。到時候,甚至得用撤下來的第四十集團軍加強這條防線。
也就是說,羅耀武能夠用來守衛天津的,只有第二十六集團軍。
由此可見,如果第三十九集團軍與第六十五集團軍打得順手,讓第二十六集團軍參戰擴大戰果,自然沒有什麼問題。只要第三十九集團軍與第六十五集團軍打得不順手,無法做到全殲、至少是重創A集團軍,貿然投入第二十六集團軍,只會使天津防禦空虛,接下來無兵可守。
換個角度看,如果能夠在這場坦克大戰中打慘三個東北軍的主力集團軍,帕特里奇肯定會立即動用已經到達戰場的C集團軍,以最快的速度攻佔天津,然後出動部署在承德的B集團軍,從南北兩個方向上同時攻打北京。
天津迅速淪陷,對東北軍來說,無疑是最大的災難。
在羅耀武的防禦計劃中,天津是非常關鍵的防禦屏障。只要守住了天津,東北軍就能在北面全力對付B集團軍,以第十五集團軍的戰鬥力,與增強的幾個新編集團軍的編制,至少能在北面消耗美日聯軍數十萬兵力。相反的話,羅耀武不得不增強北京南面的防禦,從而削弱整體防禦部署。
到這一步,東北軍就只能死守北京,爭取在北京的城市戰中消滅數萬美軍。
顯然,這是一個幾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要知道,美臺聯軍在兵力僅有一半的情況下,在第三次南京會戰中,美軍也只只在南京城內陣亡了不到三萬名官兵(其餘一萬多人,都是在東南軍發起戰略反擊、以及在南京郊區的戰鬥中陣亡的)。在兵力提高了一倍,而且日軍的戰鬥力明顯超過臺軍的情況下,美軍肯定能將攻佔北京的傷亡降到三萬人以下。事實上,只要包圍了北京,美軍根本不用急著攻佔北京,完全可以將攻堅任務丟給日軍,讓日軍承擔更大的傷亡,而躲在日軍身後的美軍自然就能減少傷亡了。
毫無疑問,天津正是美日聯軍包圍北京的主要突破口。
雖然從道理上講,美日聯軍可以從承德出發,沿著一一二國道進發,繞過北京,攻佔河北的張家口市,再南下進軍保定市,只要到了易縣,就再次進入華北平原,並且到達了北京南面,完成了對北京的戰略包圍,但是這條進軍路線,幾乎都在山區裡面,就算有像一一二國道、一零九國道、二零七國道這樣的高等級公路,還有京張高速、宣大高速,以及好幾條鐵路與縱橫交錯的省道、縣道,問題是在易縣以北,全是山區,即便道路交通發達,也會因為橋樑隧道遭到破壞而無法通行。
在攻打承德的時候,美日聯軍就吃了不少苦頭。
可以說,如果有其他選擇,美日聯軍不會貿然在山區裡與東北軍打游擊戰。
依照帕特里奇的估計,如果走這條進軍線路,在到達易縣之前,美日聯軍至少需要動用近百萬作戰部隊,其中部署在後方、捍衛後勤補給線的作戰部隊就需要六十餘萬。更重要的是,這條進軍線路的後勤補給根本得不到保障,也難以支撐起數十萬前線作戰部隊。即便能夠到達易縣,也會因為天津仍然在中**隊的控制之中,部隊缺乏持續作戰能力,而無法對北京構成威脅。
如此一來,美日聯軍要想包圍北京,唯一的選擇就是進軍天津,從天津攻打廊坊市與保定市,完成對北京的合圍行動。
從某種意義上講,這也正是美日聯軍攻打天津的主要目的。
作為聯軍最高指揮官,帕特里奇不可能不知道,羅耀武在部署北京防禦的時候,把重點放在了南面,而不是北面,不然也不會僅僅安排第十五集團軍守在北面,而把其他六個主力集團軍全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