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部分
開蓋有獎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5部分,恐懼狀態 作者:[美] 邁克爾·克萊頓,開蓋有獎,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
所有的人都上了“陸地巡洋艦”越野車。
越野車在貧瘠的平原上顛簸前行。“他媽的,那些冰島人頑固不化。”德雷克盯著窗外說道,“他們也許是世界上最固執的人了。”
“他從來就沒有明白過你的意思?”埃文斯說。
“是的。”德雷克說。“我無法讓他明白,科學家再也不能那樣高傲了。他們不能說,‘我只關心研究,不關心研究出來的東西被如何使用。’這種說法已不合時宜,是不負責任的,即使在看似模糊不清的冰川地質領域,這樣說也是不負責任的。因為,不管我們喜歡與否,我們都處在一場戰爭之中——一場資訊與反資訊的全球戰爭之中。這場戰爭有許多戰場。報紙、電視、科學雜誌、網頁、會議、教室——甚至法庭,都是戰場。”德雷克搖了搖頭,“真理在我們這一邊,無論在數量上還是財力上,我們都佔優勢。如今,環保是大衛挑戰歌利亞,歌利亞就是安萬特製藥和阿爾卡特通訊,哈門那醫療電子公司和通用電器公司,英國石油公司,拜爾,殼牌和葛蘭素威康——它們是全球性的大公司。這些公司是我們這顆行星的死敵,而佩爾·埃納森跑到他的冰川上不負責任地說什麼沒有戰爭。”
彼得·埃文斯坐在德雷克身邊,同情地點點頭。雖然,事實上,德雷克說的很多話他都不敢苟同。這位國家環境資源基金會的頭頭是個有名的誇大不實的人。德雷克有意忽略了這一事實,即他名下的幾家公司每年都向國家環境資源基金會大量捐款,公司的三個老總實際上都是德雷克顧問委員會的成員。雖然這些公司參與進來的原因頗有爭議,但現在的許多環保組織都是如此。
“嗯,”莫頓說,“也許佩爾以後會重新考慮的。”
“我表示懷疑,”德雷克鬱郁地說道,“他生氣了。我很抱歉,我們輸掉了這場戰爭。但我們要堅持下去,迎著困難幹下去,打一場漂亮的戰爭。”
車裡安靜了一會兒。
“他媽的那些女孩子真漂亮,”莫頓說,“不是嗎,彼得?”
“是,”埃文斯說,“很漂亮。”
埃文斯知道莫頓是想活躍車裡的氣氛。但德雷克寧願不要這樣的氣氛。這位國家環境資源基金會的頭頭愁眉苦臉地盯著單調的風景,對著遠處的雪山悲哀地搖了搖頭。
在過去的一兩年裡,埃文斯與德雷克和莫頓旅行了許多次。通常,莫頓都能使他周圍的人變得興高采烈起來,包括陰沉煩躁的德雷克。
但最近德雷克變得前所未有的悲觀。埃文斯第一次注意到這點是在幾周前,他當時想德雷克家裡是不是有人生病了,或者碰上了什麼煩心的事情。但似乎不是。至少,人們什麼也沒有議論。國家環境資源基金會常常熱鬧非凡;他們搬進了貝弗利山一棟漂亮的新大樓裡。集資熱情空前高漲;他們正規劃著各種場面的廣告、新專案和研討會,包括兩個月後就要召開的“氣候突變會議”。然而,儘管取得了這些成功——或者,因為這些成功——德雷克似乎比從前更加痛苦。
莫頓也注意到了這一點,但他對此不屑一顧。“他是個律師,”他說,“你能指望些什麼?算了吧。”
他們到達雷克雅未克時,陽光明媚的天氣變得潮溼寒冷。凱夫拉維克機場正在下冰雹,他們不得不等著白色的“灣流”噴氣機機翼上的冰雹融化。
此時正值美國的午夜,埃文斯溜到飛機棚的一角,給香港一位在銀行工作的朋友打了一個電話。他講了發生在溫哥華的那件事。
“那是絕對不可能的,”對方緊接著這樣回答,“沒有銀行會洩露這樣的資訊,即使給另一家銀行也不會。在這個系統中的某個地方,有一個STR。”
“STR?”
“就是可疑轉賬報告。如果一筆錢被懷疑用於販毒或者恐怖活動,這個賬戶就會被做上標記。從那時開始,賬戶被跟蹤。跟蹤電子轉賬有幾種方式,即使經過嚴密加密也不例外。但銀行經理不可能知道。”
“不可能嗎?”
“絕對不可能。要看跟蹤報告你需要國際執法信任狀。”
“所以這位銀行經理不能獨自完成這一切?”
“恐怕是這樣。這裡面還有內幕,應該是警察之類的,是你還不知道的一些人。”
“比如海關關員或者國際警察組織?”
“諸如此類吧。”
“他們為什麼會通知我的當事人?”
“我不知道。但這不是一個意外事件。你的當事人有沒有激進傾向?”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