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組織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3部分,古今奸海,無組織,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公元745年,李林甫無端向兵部發難,誣告兵部官員以權謀私,逮捕了官員60多人,交給京兆尹和御史審訊。一連審訊幾天後,李林前仍然得不到任何口供,只好交給法曹吉溫。吉溫非善良之輩,因此受到李林甫的賞識。他嚴刑逼供,“或杖打或擠壓,哭嚎之聲,撕心裂肺”,致使這些兵部大員們個個屈打成招,沒人再敢違背吉溫的意旨,畫押招供,互相揭發。李適之是太宗李世民的曾孫,面對李林甫咄咄逼人的氣勢,此時也束手無策,不得已,便上書皇帝要求外遷。幹是,他被罷了宰相一職,出任宜春太守。
李林甫一手製造的“韋堅案”,有的也稱“東宮案”。韋堅是皇太子妃的哥哥,自從原太子李瑛被廢,東宮虛位後,李林南多次勸皇上立壽王為太子,可玄宗沒有聽他的話,另立忠王為太子。由於新立的太子早就對李林甫不滿,李林甫心裡也明白這一點,所以李林甫擔心將來太子登基後自己早晚要倒黴,就時時刻刻“巧求陰事,密謀推翻太子。”
卻說韋堅是怎麼惹李林甫“生氣”的呢?他是新立太子忠王的姻親,擔任江淮轉運使期間,很有政績,受到皇上思寵,又與當朝宰相李適之相處很好過程就是自由的體現,也就是道德的活動。,所以李林甫把他看為眼中釘,恨得咬牙切齒。由於時機不成熟,陰險的李林甫要考慮影響,沒有直接治韋堅的“罪”,而是採取先拉後打的辦法。他表面上對韋堅很好,提升他為刑部尚書,以此麻痺他,接著,派楊慎矜暗裡察看他的動靜。
恰巧,太子的朋友,邊防重將皇甫惟明進京述職,他看到、聽到李林甫如此專權,憤憤不平,私下規勸玄宗撤掉林甫。誰知此事洩露,林甫決定先下手為強。讓楊慎矜誣告韋堅和皇甫惟明搞陰謀,當即把他兩人收進牢獄,交給京兆府曹吉溫審理。因找不出具體的證據,韋堅被貶出京城,皇甫惟明仍回邊鎮,降級使用。韋堅的弟弟韋蘭、韋芝不服,替他的哥哥喊冤,也被貶往嶺南;凡是與韋堅有牽連的人都被誣衊為同黨,貶官流放的竟達幾十人。
李林甫並沒有就此罷手,他一路追殺過去。747年,他妻請皇上,要求分遣御史到各地巡查被貶謫的官員,其用心不言自明。派往嶺南路的御史羅希爽自然也是李林甫的心腹,他根據主子的授意,從青州到嶺南,對被李林甫貶滴的官員,見一個殺一個,搞得沿途郡縣人心慌慌。李適之滴居宜春,聽到這一訊息後,憂懼萬分,想到自己大禍臨頭,大呼:“惟願轉世不再做朝官!”一仰脖,咕嘟咕嘟,喝藥自殺了。他的兒子李普迎奉父親屍骨到東京,李林甫知道後,陰險地說:“斬草務必除根!”派人誣告李普,亂棍打死在河南府大堂上。趁此機會,皇甫惟明、韋堅三兄弟也都被賜死外地。對韋堅,李林甫不知怎麼會有這麼大的刻骨仇恨,人死後仍不放過。因韋堅一直任江淮轉運使,李林甫又遣使去江淮州縣蒐羅韋堅的“罪惡”,甚至連船伕也抓了起來,犯人一時充滿牢獄。此案最終還是牽涉到太子妻族,太子整日戰戰兢兢,唯恐查到自己頭上,趕緊上表請求與妃離婚,才得以保全自己的性命。
最慘的恐怕要算是“楊慎矜案”了。他是隋朝煬帝的玄孫,玄宗察訪他有才幹,授以御史中丞,他因懼怕李林甫,不敢接受;幾個月後論和策略。提出在全黨推行調查研究是克服主觀主義和轉變,李林甫接納他為自己人時,才敢到任併兼諸道鑄錢使,這期間,曾幫李林甫誣告韋堅。不久,又升任戶部侍郎。楊慎矜忠於職守,兢兢業業,漸受皇上重用。李林甫卻不由得妒火中燒,他怕日後難以控制,即使是自己手下的人,也絕不客氣。
林甫與王鉷一同謀劃,因楊慎矜他是隋煬帝玄孫,便誣告他與周邊小國有勾結,家裡窩藏圖讖之書,反對朝廷,陰謀恢復祖先基業。為了求得罪證,李林甫誣衊太府少卿張瑄曾經和楊慎矜一起談論過讖語,將張瑄下獄。因確實沒有這事,張瑄矢口否認。李林甫氣急敗壞,用鐵鐐拷住他的雙腳,讓人抓住他脖子上的枷鎖,象拉皮筋一樣,用力向前拉拽,身體加長數尺,腰幾乎被拉斷,眼鼻出血,氣絕身亡。
李林甫無奈,又找新的替死鬼,逮捕了一個名叫史敬忠的術士。史敬忠經不起嚴刑威嚇,無中生有,胡編亂造了三頁紙,承認自己曾與楊慎矜談論讖語,企圖謀反。獲得人證後,李林甫又尋找物證——讖書,一時搜查不到,竟派殿中侍御史盧鉉將偽造的讖書挾往楊慎矜的老家中,說是在老家中發現。李林甫獲得“證據”後,上報皇上,玄宗即賜楊慎矜自殺,滿門抄斬,其他受牽連遇害的達7O多人
李林甫杜塞言路
唐朝奸相李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