插翅難飛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30部分,蔣介石成敗錄,插翅難飛,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簿幀⒕�齏蠖擁染���溝奈渥埃�艚�私�乃媧泳���背魯稀⒅焐芰肌⑽懶⒒汀⒔�ξ牡齲保壩噯恕! �
12月13日,張、楊及東北軍、西北軍高階將領聯名通電全國,指出捉蔣的動機在於東北淪亡,國難當頭,理應“全國之整個抗戰”,但蔣“棄絕民眾,誤國咎深”,“因對介公為最後之諍諫,保全其安全,促其反省”。並提出了包括“改組南京政府,容納各黨各派,共同負責救國”在內的8條政治主張。
張、楊從事變的興奮中稍稍冷靜後,感到此事很棘手,捉住蔣介石如同逮住一支刺蝟,拿起扎手,放在地上又怕跑掉,不太好處置。於是,他們寄希望於已同東北軍、西北軍結成抗日統一戰線的中國共產黨。張學良於當日晨6時急電中共中央說:“吾為中華民族及抗日前途和利益計,不顧一切,今已將蔣扣留,迫其釋放愛國分子,改組聯合政府。兄等有何高見,速復。”並邀請中共中央派代表團赴西安,共商抗日救國大計,處理捉蔣的善後事宜。在此前,中共中央已收到在西安張學良處私人代表劉鼎的來電。
中共中央在事變前並不知道張、楊有此義舉,得悉西安事變後,中共中央立即緊急召開政治局擴大會議,商討對策。隨後,決定派周恩來率代表團前往西安,與張、楊面商西安事變處置事宜。幾天後,中共中央致電國民黨中央指出:“蔣介石此次被幽,完全是因為蔣氏不肯接受抗日主張,不肯放棄攘外必先安內的錯誤政策所致。”“貴黨果欲援救蔣氏,則絕非調集大軍討伐張、楊所能奏效”。接著提出了五條和平解決西安事變的意見。對於如何處置西安事變,在南京方面存在著兩種截然不同的主張。以宋美齡、宋子文為首的英、美派竭力要求和談,卻苦於無軍權。以何應欽為首的親日派,恃手中軍力,乘機導演“戲中戲”。下令調集部隊“討伐張學良”,並電請在歐洲養病的汪精衛回國,以便替代蔣介石。但宋子文、宋美齡、孔祥熙等反對“馬上討伐”。宋美齡召集黃埔軍校學生代表說:“未明事實真相前,切勿遽加斷定,遇事鎮定,勿尚感情”,主張迅速與西安方面聯絡,以確保蔣之安全。
12月17日,周恩來率秦邦憲、葉劍英等人冒著風雪騎馬由保安赴膚施(今延安),在膚施乘坐張學良派來的飛機到西安。周恩來在西安,與張學良會晤。張學良對周恩來說:據他個人看,爭取蔣抗日,現在最有可能。只要蔣答應停止內戰,一致抗日,應該放蔣。周恩來對張的看法表示同意。分析了對蔣的不同處置方法可以導致西安事變有兩種截然不同的前途。他說,歷史的責任,要求我們爭取中國走一個更好的前途。這就要力爭說服蔣介石,只要他答應停止內戰、一致抗日的條件,就釋放他回去。接著,周恩來與楊虎城進行會議,希望他從大局出發,逼蔣抗日。楊對中共以民族利益為重,對蔣介石不計前嫌,以德報怨,表示欽佩,中共與張、楊取得了一致意見。
12月20日,宋子文由蔣介石的顧問澳大利亞人端納陪同,乘飛機來到西安後,派人與周恩來見面。周恩來告訴來者說,這次事變,中共並未參與,對事變主張和平解決,希望宋子文認清大勢,權衡厲害,勸說蔣介石改變政策,為國家做貢獻。這個意見轉告給宋子文後,宋對中共的態度十分欽佩。宋子文在與蔣介石密談時,蔣授意一面和平談判,一面不放鬆武力威脅,以達到他早日離開西安的目的。宋子文立即回南京磋商後,22日又偕宋美齡等到西安。蔣介石見了宋美齡,悲喜交加,驚呼:“餘妻真來耶?君入虎穴矣!’”頓時間,“淚潸潸下”。他在聽了宋子文、宋美齡與張學良、周恩來會晤的情況後,表示自己是領袖,不能出面與下級談判,授權宋子文、宋美齡代表他談判。他還說了3個月後召開救國會議、改組政府、同意聯俄聯共等條件。
術篇第83節 秋後算賬(2)
23日,雙方開始正式談判,蔣方由宋子文出席,西安方面由張、楊、周3人出席。先由周恩來提出中共和紅軍的6項主張。宋子文聽後,表示個人同意,承諾轉達給蔣。24日,談判繼續進行。宋美齡明確表示贊成停止內戰。周恩來對宋美齡說:只要蔣介石同意抗日,中共擁護他為全國領袖。並表示除蔣介石以外,全國沒有第二個合適的人。雙方最後達成了包括停止內戰,集中國力,一致對外;改組國民政府,集中各方人才,容納抗日主張,驅逐親日派,容納抗日分子等內容在內的6項協議。
當晚,蔣介石會見了周恩來。周恩來對他說:“蔣先生,我們有10年沒見面了,你顯得比從前蒼老些。”蔣點點頭,嘆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