插翅難飛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34部分,蔣介石成敗錄,插翅難飛,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他們都相當坦率,給了我一張蔣介石簽名的照片,並向我表示讚許。”在中緬邊境與蔣介石會面時,對蔣印象有微妙變化,他記述到,他外表顯得還是那樣嚴肅而圓滑,活像一尊圓滑的石像,絲毫看不到經受患難或懷有憂慮的痕跡。

此次會晤後,史迪威在寫給美國參謀部軍事情報部的報告中概述了他自己對這位中國領導人的看法,指出,“在蔣介石的指揮系統中通常存在的混亂情況,在很大程度上是蔣介石本人直接造成的。”他“首先考慮的是由他本人控制最精銳的部隊和物質,以使自己的地位不致受到威脅。”

為什麼會有這樣的變化?因為他對蔣介石的情況有了更多的瞭解。史迪威是一個長期在中國的中國通。他自1911年辛亥革命期間,在中國遊歷17天起,就常常到中國來,後來兩次在美國在華軍營任軍官,再加上抗戰初期在美駐華使館任武官,前後在華長達10年,又粗略懂些中文,在美國人中被稱為“中國通的中國通”。他可以直接用漢語會話,這樣在任武官和參贊期間,為給美國參謀部情報部收集情報,他到過中國許多地方,接觸過國共兩黨的許多軍政要員,就更能瞭解到國民黨的實際情況。同時,在美國國內對蔣介石國民黨的負面方面有不少議論,他透過各種渠道,對蔣介石及其國民黨軍隊消極抗戰的問題也略有所聞。

1942年,3月,史迪威在重慶正式向蔣介石報到,在說明自己來華的任職時,竟有六項之多,美國總統的代表;駐華美軍司令官、空軍司令官;對華租借物質監理官、滇緬路監理官;中國戰區參謀長。一口氣講了這麼多的頭銜,卻就是沒有講作為蔣介石統帥部參謀長這一頭銜。加上史迪威傲慢的神氣,使蔣悶悶不樂。可以這樣說,史迪威與蔣的這次會見,已開始潛伏著矛盾。

蔣史矛盾的實質。史迪威自正式向蔣介石報到至史迪威離開最高統帥部參謀長的職位,前後近3年,兩個人的矛盾與衝突不斷。他們之間的矛盾與衝突所涉及的問題不少,但主要的有三個方面:

一是揭短與護短的矛盾與衝突。對於國民黨,對於蔣介石的為政、治軍、為人,史迪威和他身邊的助手有很深刻的認識。史迪威對蔣介石極為不滿,認為蔣“是中國統一和真正努力抗日合作的主要障礙”,國民黨“已淪為一群互相傾軋的落伍派系,一種不穩定的平衡力量,既無強有力的原則,也無民眾的基礎。”他的顧問、美國駐華使館二等秘書戴維斯也說國民政府“官長貪汙,無意抗日,儲存實力”。尤其是在美國總統特使威爾基訪華時,史迪威當著國民黨的隨從人員的面,揭國民黨軍隊的短。

威爾基是在與羅斯福競選總統落敗的候選人。羅斯福接連不斷地接到美國在華人員反映國民黨負面的情況,羅斯福為了更準確地掌握情況,便決定安排特使,於是,便派威爾基來華。這是美國第一位來華的總統特使。用蔣介石的話說:“威爾基是自一八七九年美國前總統格蘭特訪問中國以來的第一位‘最高階別’的美國人士”,蔣介石想在他的身上下一番工夫,為了得到更多的美援,對威爾基予以總統規格的接待,在重慶製造虛假繁榮,編造剛剛繳獲日軍戰利品事實,給威爾基提供一些錯誤資訊。對於蔣介石指使下屬作的掩人耳目之事,史迪威氣憤至極,當何應欽提議威爾基到西安附近的黃河邊,視察那裡的抗日前線時,史迪威當著滿廳中國高階將領大聲講,那裡是應該去,因為那裡是日本人和中國人買賣各自需要的各種物質的最大市場。史迪威這樣做,蔣介石怎麼能容。其實,史迪威也沒有想想,蔣介石是多麼詭的人,他早就安排,使那裡成為戰果最輝煌的地方。蔣介石是絕對不容許人揭他的黨國、黨軍的短,因為那實際上是在揭他蔣某人的短。

史迪威對蔣的批評是用更為的直接方式表達出來。他時常斥責和謾罵國民黨政府與蔣介石本人。他指出,中國軍隊每天釋出的戰報,其中至少有百分之九十是假的。他覺得美國“支援這個腐朽政權”是根本錯誤的。他認為,中國和德國都是“由蓋世太保支援的一黨制政府”。他經常稱蔣介石為“微不足道的小人物”。史威敢於冒犯他這位在黨國、黨軍說一不二的領袖,是絕對不能容忍的。於是蔣介石也用攻擊性的口吻,講評史迪威。

二是聯共與抑共、反共的矛盾與衝突。美國是一個奉行實用主義的國家,鑑於中國的抗戰實際情況是,中國共產黨領導的抗日武裝在前線抗擊日本侵略軍,吸引著絕大部分的侵華日軍,而所謂“國軍”主要還是在戰略後方。加之,執行消極抗日、積極反共的政策,在抵抗和吸引日軍方面,沒有太大的作為。就美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遊戲小說相關閱讀More+

花間神魔

北方刷刷

媽咪,不理總裁爹地

男孩不逛街

一紙夫妻

冰點沸點

屍路通天

朝令夕改

大宋開發商

先生王六

(dn同人)龍崎摘新月

無邊的寒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