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知道呢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8部分,論語別裁(上冊),誰知道呢,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懂了過去就要知道未來,這也就是詩的精神。到了最後,是這一篇的結論了。 大家可以很容易的看出來,《論語》第一篇《學而》篇的開始:“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
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
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你看這一篇文章又是怎麼作結論?恰恰好頭尾相顧。 最後一句怎麼說呢?
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這是《學而》這一篇的精神所繫。 他說一個人不怕人家不瞭解你,最怕你自己不瞭解別人。 這就歸結了那句“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大概人們都有的一個通病,就是總覺得自己了不起,往往我們說錯一句話,臉紅了;但三秒鐘以後,臉不紅了,自己馬上在心裡頭找出很多的理由來支援自己的錯誤,認為自己完全對,再過個把鐘頭,越看自己越對。 人,就是這樣,所以人總怪人家不瞭解自己,而對於自己是不是瞭解別人這個問題,就不去考慮了。所以《學而》這一篇的宗旨,最後的一點,以本篇第一節的“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為重點。 這個結論的重點就是你為什麼在心中
77
46論 語 別 裁
怨恨?
不要怕人家不瞭解你,最重要的是你是否瞭解別人。於是這一篇作學問的目的,到這裡得到結論,整個結束。
78
為 政 第 二56
為政第二
孔子不談政治
第一篇《學而》是講個人作學問的內在修養,接著下來第二篇《為政》則是講學問的外用。不過提到為政,有一點要注意:我們常發現在一些著作中,許多人認為《為政》是孔子的“政治思想”
,或者用現代的語彙來說,稱之為“政治哲學”。在我個人研究的結果,認為這個說法是不對的。 孔子很少提到完整觀念的“政治”
,孔子只說“為政”
,這點我們要特別注意。 站在學術的立場,態度要非常嚴謹。 我們常說一句話:“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要服真理。”作學問的立場,就是“在學術面前,態度要非常嚴謹,服從真理。”孔子只講“為政”
,不談政治;“政治”如國父所說的:“管理眾人的事。”孔子所提的“為政”是教化,教化是中國文化的名詞,不能看成是教育。 教是教育,化是感化,但過去又不叫作感化,而叫作風化。 為政的意義包括了教化。 這個重點我們必須把握住。 因此第二篇《為政》,也是談到學問外用的道理。
79
66論 語 別 裁
大政治家的風範
子曰: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眾星共之。
“共”即“拱”。這幾句話,表面上看來,非常容易懂。 孔子提出來,為政最重要是“德”。說到這裡,我們要注意,春秋戰國時代,“道德”
兩個字,是很少連起來用的,那個時候,道是道,德是德;魏晉南北朝以後,到唐宋之間,才把這兩個字連起來,變成一個名詞為“道德”
;到現在年輕人一提到道德,都當成討厭的名詞。 這是文化思想的演變。 所以我們要知道,秦漢以前,德是德;而“道”與“天”
,在當時可說是最麻煩、最難於界說的兩個字,同樣的有無窮意義。 有時候“道”字,是形而上的那個本體的代表;有時候是道路之道,有時候是原則或法則,像《孫子兵法》:“兵者詭道也。”
這個道就是法則的意思;有時候又是道德的代表。“天”字也是這樣,包含有四五個意義之多。 在同一本書,甚至在同一句裡,前後的道字,所代表的意義就不同。 這個好像是中國文化的毛病,其實也是長處,尤其在古代印刷術還沒有發明,一個觀念用一個字來代表,用刀刻到竹簡上,在當時就足以完全表達。再說到這個“德”字的意義,過去“德”是表示好行為的成果和作用。 古時人解釋“德者得也”。因此我們瞭解孔子
80
為 政 第 二76
講的“為政以德”
,是好行為的成果,也和後世講的“道德”
意義差不多。 如果不作深入研究,一般在學校裡,就告訴學生,這裡的“德”就是“道德”
,因為學生不到相當的程度,老師也無法多搬古董來為他們作詳細解說。 孔子為什麼提出這個“德”字,這是第一個問題。
星辰知多少
第二個問題說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