懵石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5章 除夕之三,夢妍的蛻變,懵石,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韻清準備完供品,開始做油炸小吃。把面和好。擀成麵皮,再切成一個個方塊,迎迎的任務是把那些小方塊一個個從頭翻穿過去。展羽就把這些反串的面片一個個放到滾沸的油鍋裡,直到那一個個白色的面片變成金黃耀眼,香氣撲鼻,撈起一個先給站在鍋邊的小夢妍,小夢妍左右手顛倒著掰開,迫不及待嘗上一口,滿足的喊一聲“太好吃了!”這鍋炸果子就可以出鍋了,撈出冷卻後。就是展羽家春節的油果子點心了。 韻清做出的炸果子特別酥脆的秘訣,是把豬油在開水鍋裡煮一個晚,煮成酥爛的那種,第二天,就用這種油湯來和麵。炸出的套環、千子、翻頁等油果子就特別的酥脆。 偏晌午時,開始吃飯,也叫下午晌飯,這時吃飯,晚上就不吃飯了,等到午夜再吃餃子。為了保證晚上能通宵守歲,屯裡大人們一般讓孩子們先睡一覺。有的孩子也會先找小夥伴玩,總之天黑之前儘量找時間休息。 下午晌飯,韻清做野雞燉蘑菇,蘑菇是夏季小夢妍同子強一起放豬在草甸上採來,曬乾的。野雞是子強帶“黃黑虎”在後山追到的。還做了肉炒蒜苗,紅燒鯉魚,熘肉段,鍋包肉,大拉皮,紅燒野兔,爆炒雪鳥等,主食用“油梭子”加紅糖做餡烙的餅,子強一口氣吃了八個,終於恢復了大病前原來的飯量了。 夜幕降臨了,到了家家接神的時間。接神就是接神仙的意思,也就是接自己家的祖先回家過年。接神的地點在屯子裡的十字路口。去接神的時候需要拎一盞燈籠,拿一撮香和一些紙錢。到達十字路口後,把香點燃插在雪地裡。再把燒紙點燃燒掉。然後衝著西南方向跪地磕頭,嘴裡唸叨:“老祖宗回家過年了”。然後起身,大人拎著燈籠,帶著孩子們往回走。回去的路上不許說話,大概是怕驚擾到老祖宗,以示恭敬...... 接完老祖宗,屯裡的孩子們都提著自己心愛的燈籠去屯子中的“大溜冰場”,“大溜冰場”原來是春季、夏季展子強給生產隊裡及各家各戶放豬時,集中豬的場地,到冬季就被孩子們潑水製成大冰場了。孩子們在冰場上提著燈籠滑冰,相互追逐嬉戲,笑聲響徹傲寶四隊的上空...... 北大荒有句常話:“誰家過年不,吃頓餃子”,這足以證明餃子這種食品在北大荒的年俗中是不缺少的。 餃子又稱“交子”,這一名稱一般在年三十包好,待到半夜時吃,這時正是農曆正月初一的伊始,吃餃子取“更歲交子”之意,交與餃諧音,慢慢演化成餃子。餃子形如元寶,春節吃餃子也表達了人們招財進寶的期望。 在包餃子時,人們常常將花生、糖塊、大棗或是硬幣等包到進餃子餡裡。吃到糖的人,代表來年日子更加甜美,吃到花生的人預示長壽,吃到棗的人會早生貴子,吃到硬幣的人能發大財。說到這裡李二嫂連生兩胎女孩子,找算卦的人說大年三十吃五家的餃子,就能生出男孩子。於是李二哥,李大哥假裝到別人空串門,除夕夜出去“偷”餃子。 韻清和好餃子餡,全家人圍坐在飯桌邊,一起包餃子,小夢妍坐在三哥子豐的懷裡,同子豐學習包餃子。她稚嫩的小手,認真的樣子很是可愛,練壞了七八個餃子皮後,小夢妍終於包出了她人生中第一個完美的元寶餃子。 全家把包好的餃子,放到蓋簾上,擺上橫六行豎六行,表示六六大順,再擺成一圈一圈,但這圈不能封口,要留出口來。表示說對於外邊人際交往。一家也不是“損門子”,有的地方要包出褶來,表示這家人家日子過得很充實的。另外你得坐得住,在查餃子的時候要一五一十的查,據說是怕招小人算計,誰家餃子煮破的時候,你不能說“煮破了”你要說“煮掙了”,煮餃子眼瞅要熟了,漂起來你不能叫漂了,要叫“升起來了”,甚至找個半大小子在被摞頂上,一邊跳一邊喊著“小日子都升起來了” 半夜子時,餃子煮好了,餃子煮好先不能吃,先上供,再去接神。子豐,子強,子桉去外放爆竹接財神,福神,路神,喜神。放完鞭炮回屋。全家開始上桌一起吃餃子,把晌午飯剩的菜又熱一下,也端上飯桌。 吃完年夜飯,大家玩撲克守歲。 除夕守歲少不了一樣就是“啃凍梨”。凍梨是用水果梨放到戶外凍的,凍得越透越好,外表黑不溜秋的,拿到手裡黏糊糊的,樣子不好,啃起來卻很好吃,凍梨和水果絕對是兩種味道。 “啃凍梨”作為北大荒的一種年俗。也有說道。一是吃凍梨有得利的意思,可以財源廣進並且家庭和睦。二是立春當天或是除夕吃凍梨叫“啃春”。意味著一年都會神清氣爽,不生病。另外除夕歲整夜不睡覺,困了嘴一個涼窪窪的凍梨,馬上就精神了。 凍梨有兩種吃法。一種是“啃凍梨”,把凍梨從室外拿到屋內化一兩個小時,吃的時候洗去凍梨表面的白霜,然後直接放在嘴裡。這時候凍梨只化了表面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