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事找事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93部分,十二骷髏,沒事找事,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那不好意思,我一個菜都不會做。

我摸了摸書的紙張,發現紙張極其粗糙,顯見當時其造紙技術有待改進。不過這恰好說明,這書年代久遠,有些年頭了。

我大體把書前面幾頁翻了翻,覺得這書可能是手抄本,並不是原版。因為秦朝華夏國還沒有紙張,只有竹簡。

我仔細回想了一下秦朝時期的道家,發現這個時期正是巫道的承接轉合期,當時的道家子弟並不叫道士,而叫方士。其術大多尚未脫離巫的影子,有些殘忍變態。據說徐福為了給秦始皇煉丹,曾動員秦始皇大量抓捕孕婦,掏出她們體內剛剛成型的嬰兒,美其名曰紫河車。

而另一位不知名的方士則做得更絕,這位方士乾脆動員秦始皇抓捕上百童子,切下他們的**,妄想以此煉成仙丹。不過和徐福一樣。最後都以失敗告終。倒是由此誕生了不少太監。實乃永垂青史的發明。

既然看不懂,那勉強看下圖形也沒啥意思。我嘆了口氣,把這本黃書隨意翻了兩頁,剛想合上,無意間發現書的後半部分和前半部分新舊不太一樣,像是把新的紙張硬釘在了舊的文字上。我皺了皺眉頭,隱隱有些期盼,翻開了書的後半部分。

事情果然和我想的一樣。書後半部分是翻譯出的繁體字,雖然我學的是簡化字,但繁體字並不難認,大部分字都能看懂,少數看不懂得略一琢磨也即能明白。

這本黃書的名字叫上清北極天心正法,乃是道家專門用來降妖除魔的法術。我曾聽說過道家的太上秘法鎮宅七十二靈符,亦曾聽說過道家八大神咒,但還真沒聽說過這種法術。我瞪大了眼睛,聚jīng會神的讀了起來。

書的開篇寫道:“夫天心法者,自太上降鶴鳴山。rì授天師指東北極之書,闢斥邪魔。救民是務。昔之流傳天心正法,止有三符。一乃天皇大聖符,二曰黑煞符,三名三光符。若論三光符者,上結三皇,道應三境,德表三才,真出三師,是名天心。為萬道之宗,眾法之祖。虛靜先生雲:有兩印。一系北極驅邪院印,又名都天統攝三界鬼神之印,二系都天**主印。簡而不繁,留付奇人,留傳於世。”

兩道火焰在我雙眸中燃燒,我的心從未像現在這般激動過。這書實在太適合我了,它不像傳統的道家功法那麼柔和、注重天人之道。它也沒有那麼多繁複的咒語和符籙,只有三道靈符、兩道手印,但這三道靈符千變萬化,包含數種組合,而且霸道無比,每一道符每一道手印,都透漏出無比的霸氣,天上地下唯我獨尊,讓我看的熱血澎湃。

猙獰變態的笑容掛在我臉上,當一個屠夫得到了一把好刀,就是我現在這副表情。看來我的分析沒錯,這本書果然是秦朝的書籍,因為只有上古方士修習的法術才會這麼霸道,現代道家功法或許更適合養生,但不適合我這種常年在艱難環境中存活的人。

但當我繼續往下翻看下去,我高漲的熱情瞬間如撒了氣的皮球,一瀉千里,再也提不起半點興致。

此書的前半部分,主要是講解了道家的一些基本知識。首先它講述了符籙的作用和組成部分。古人云,若知書符窮、惹得鬼神驚。不知書符窮、惹得鬼神笑。由此可見不知符籙為何物的可笑。

符籙是山、醫、卜、命、相、五術之根本,是修行者之寶鑑。符籙共有四大要訣,“符”就是書符,代表靈界公文和法規。“咒”就是咒語,代表靈界密碼與歌誦號令。“印”就是手印,代表靈界的權威和印信。“鬥”則是步罡鬥,分五行、七星、八卦等各種不同罡步,代表不同作用威力。

基本知識介紹完,書中開始介紹修煉符籙的具體要求。符籙其實並不複雜,稍微有點繪畫天分的人勤加練習,都可以學會,但為什麼許多人照葫蘆畫瓢卻沒效果呢,這其中的原因就有些複雜了。

首先,符籙分為先天符和後天符。先天符需認祖師方能畫出,如六壬祖師、金英祖師、三茅天師、張天師等等。若沒認祖師,畫出的符即無法請神明或者祖師上身,那麼這就是後天符。後天符必須有符膽,如沒有的話,那會招來不好的東西附在符上。

至於符膽究竟是啥東東,這個我開始不懂,直到看完這本黃書才搞明白,弄半天所謂的符膽就是一些特殊文字組合出的圖案,畫在符籙的最下方,大約有八十多種。

但讓我無語的是即使明白了符籙的特點,我還是無法畫符,因為先天符我是沒指望了,沒那個條件。而想要畫後天符,必須要有心法。可我哪裡會什麼心法,我連字都寫不好,還心法呢。

其次我沒有畫符的工具。小易的行李當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遊戲小說相關閱讀More+

如戲

孤悟

不朽天途

天馬行空

錦桐

閒聽落花

被鴿子o偷聞資訊素後

慕叢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