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搏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418部分,大唐之逍遙王爺,博搏,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意,只是他們明白,不代表別人也明白。
“裴叔父說的沒錯,建成自然也想到學習士系的人多,其他四系問津的人少。”李建成淡淡一笑,顯然對於這一點並沒有絲毫的擔心。“只是,人各有志,或者並非是所有人都適合士這一條路,就算人再少,其他四系也總會有一些人。況且,朝廷選拔官員,也並非一定要選擇士子,吏、戶、禮、兵、刑、工六部。可以從工系中選擇工部的官員;從武系中選擇兵部的官員;從農系和商系中選擇戶部官員。物盡其用,因地制宜,我們不能把自己的思想給束縛,要懂得靈活變通。再說了,本太子還有其他的招式讓他們就範。”
看著李建成一臉奸詐的表情,李淵等人俱是為那些即將成為學子的少年們感到同情,李建成的笑容,顯然是不懷好意。
“成兒,有何招式,且說出來讓為父和幾位叔伯參詳、參詳,其中若是有什麼不足之處,為父和幾位叔伯也能給你指點一二。”
“孩兒正有此意,還望父皇和幾位叔伯莫要客氣。”
李建成當下臉色一正,神情端正的說到:“等華夏學府開學之後,建成擬定以學分制來作為標準。”
“學分制?又是何解?”
李淵幾人又是一頭霧水,李建成時不時的能夠冒出一點新鮮東西,讓他們應接不暇的同時,又學到了許多東西。
“所謂學分制,就是在學習本系知識的同時,還要兼修另外二系的知識。若是未能修滿足夠的分數,那便不算學業完成。初等知識六年時間,若是在這六年之內不能將本系與其他二系的學分修滿,則不得升入高等知識。他們可以再花二年時間繼續學習,但是這二年的學習費用就要另外算。同時,二年之後還未能修滿學分,則只能退學,並且永遠不得繼續學習。高等知識一樣,四年時間未能修滿,則另外多給一年的時間,未能達到,一樣退學。”
“嘶!”
李淵和唐儉幾人俱是臉皮一抽,精神一震,深感李建成這一招的狠辣,逼得你不學都不成了。這樣的方法,窮盡他們一生的精力,怕是也根本就想不出來。
他們自是不知,李建成這是從後世借來的方法。在後世,有多少人被分數給折騰的欲仙欲死,不過,人才自是也造就了不少,這一點卻是毋庸置疑。只不過,李建成稍加修改了一點。那便是學習的時間限制,在後世,只要你有錢,管你在學校呆幾年,就算一輩子呆這裡都沒問題。
“而且,我們還可以從選拔官員上面,對除去士系的另外四系寬鬆一些條件。”
“太子殿下,只是這樣做的話,那些學子或許就會為了成為官員而選擇這四系,這似乎有些功利。或許,還會造成士系的人數減少,而轉入其他四系。”
唐儉一臉猶疑之色,好似並不贊成這麼做。
“唐叔父,政策是死的,人是活的。我們可以根據情況而變動,難道一定要拘泥於這一點?至於說功利,只要他們有這個能力,成為我大唐的官員,也並非什麼壞事。就算功利一些,也比那些迂腐得只知道念之乎者也的腐儒好多了。”
“太子殿下所言甚是,儉受教了!”
“太子殿下,這等規則放出去,怕是會引起那些儒家學子的抵抗。”
竇威並不反對李建成提出的這般做法,只是身為儒家學子,竇威很是明白那些儒家老輩的頑固不開化。也就他看得明白一些,否則也不會幹出和李淵起義這種在儒家看來是大逆不道的行為。(未完待續。。)
第七零五章 學府行(七)
“反抗?”
李建成嘴角一撇,臉上掛起一絲森寒的笑容,陰森森的說到:“這些儒家士子莫非以為少了他們,我大唐偌大一個帝國便治理不了?但凡有擋在本太子前進道路上的人,他們只有一跳路…那便是被本太子碾碎。”
李建成的話斬釘截鐵,森寒的殺氣畢現。這些儒家士子不思進取,動不動就拿出孔孟聖人之言來說事,委實令人反感。不過,人都是怕死,一旦李建成大開殺戒,他就不相信這些人真的會冒著生命危險來抵制新的教育政策。等政策新出臺一段時間,人們都習慣之後,即使有少部分人反對,那也不過是大海中的一粒沙子,掀不起什麼浪花。
就如宋朝神宗之時王安石變法,就是因為宋神宗不能果斷的做出決定,被砸缸的司馬光等守舊派大力反對,前後變法三次都以失敗為告終。結果,經濟絕對是歷朝歷代最富有的宋朝,硬是被契丹、西夏給拖垮了,最終成為歷史的塵埃。
宋神宗有顧慮,但是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