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暖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63部分,漢騎,江暖,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有幾十個奴僕之類的,財產雖然不能和範永鬥等人比擬,但是金銀財寶也是不少的。到了代北之後,必定是位於李信之下的第一批人物。姜襄是什麼東西,雙方的利益衝突是自然的。姜襄是不允許這種事情發生,同樣,蔣毅等人要得到更多的東西,也不會允許姜襄的存在,雙方都是一個必死的局面。
“主公,現在屬下最擔心的是朝廷不會同意此事。”石元直想了想還是說道,其餘眾人也都點了點頭,朝廷的那些人都不是笨蛋,李信一直以來都是朝廷重點監視的物件,以前不管怎樣,李信也只是在草原上搞點動作什麼的,草原乃是蠻夷之地,無論是李信也好,或者是林丹汗也好,更或者是科爾沁、建奴等等,這些或是與朝廷沒多大關係,或者就是仇敵。他們的力量被削弱,朝廷只會是高興,就算是李信的軍隊損失不少,朝廷也只是會拍手稱好,不會吱聲的。但是若是李信進軍中原,朝廷就要注意了。中原一直是朝廷潛在利益之所在。
“不能用因為朝廷不同意我們就不做。”李信想也不想的說道:“既然我已經答應朝廷,出兵中原,幫助朝廷剿滅叛逆,總得有條路線吧!糧草囤積在何處,總得有個地方吧!除非朝廷能夠供給我軍的糧草。”
“恐怕朝廷沒這個能力吧!”宋獻策眼珠轉動,笑眯眯的說道。眾人點了點頭,徵北軍餉銀之高,待遇之好,遠不是中原計程車兵可以比擬的。
“不管怎麼樣,代北之地,我李信是要定了。”李信咬牙切齒的說道:“年底就是精選兵馬,派出精銳軍隊,以百人為單位,跟隨商隊進入代北之地,一部分留在殺胡口,等大軍進攻的時候,幫助大軍奪取城門,接應大軍入城,一部分則是分散在代北各地,刺探代北各地情報,代北之地,各府、縣駐軍情況、大戶家田產情況、還有這些人在當地的聲望等等,都要刺探到,石先生,代北之地的所有盜匪、義軍等等情況,也要讓打探清楚。進入代北之後,我們一方面要對那些土豪劣紳進行嚴加懲處,剿滅叛逆、盜匪等等,這些都是要做的。”
“主公放心。”石元直心中暗驚,驚訝於李信的大膽,這機會是要將整個代北都給翻個遍啊!代北恐怕是要變天了。
“大軍出征,這次死傷甚多,句突將軍更是陣亡。此皆是我的過錯。”李信又想到了什麼,嘆息道:“雖然將軍難免陣上亡,但是我徵北軍能有今天,都是這些弟兄們的功勞,我們在世的人,不能忘記他們的功勞。石先生,除掉撫卹這些弟兄家人之外,我想在大青山安葬這些死去的弟兄們,刻以石碑、銘文以祭奠他們,我李信的子子孫孫,都要記住他們。以後我徵北軍的將士們,陣亡之後,都要葬入大青山,留給後人祭拜,讓他們永遠記住,是何人創造了徵北軍的一切。先生以為如何?”
“主公英明。”眾人聽了之後,心中一動,蔣毅等人更是臉有激動之色,無論是誰都想著青史留名,為萬世歌頌。文臣如此,武將們也是如此。作為蔣毅等人,到了如今的地位,百年之後,史書自然會留名,但是那些士兵們,百年之後,又有何人能記得他們。如今李信將他們歸葬在的大青山,並且是要留下石碑、銘文,這明白著是要讓他們青史留名,受李信的子子孫孫年年祭拜,這已經是難得的禮遇了,曾幾何時,一個當兵吃糧的人能有如此待遇?
第407章 借道
“李信此人年紀輕輕就創下了如此勢力,縱橫草原,所向披靡。擁兵十餘萬人,麾下部眾百餘萬人,也不是靠運氣來的,如此手段,就能收麾下十數萬將士之心,不,不單單是徵北軍,就是朝廷其他軍隊士兵,也會為其所感動。此人有梟雄之姿,日後問鼎天下也不是不可能的。”範永鬥在一邊聽的分明,雖然臉上沒有任何的表示,心中卻是驚訝著不停,心中直呼著妖孽。不光是他,就是其他的石元直、宋獻策等文臣,心中震驚不已。
縱觀歷朝歷代,有與士兵同甘共苦的君王,又視百信如子的皇帝,但是像李信這樣,將士兵骸骨歸葬一處,讓李信的子子孫孫加以祭拜的卻是沒有。給予錢財固然讓士兵過著富貴生活,給予官位,可以讓士兵們過上人上人的日子,可是讓當權者年年祭拜,讓天下人都記得自己的戰功,立碑刻傳,年年祭祀,這樣的待遇則更加的讓人感動,讓人對其忠心耿耿。
這樣的計策若是深得官場的奧妙的人想出來的,這些人或許不會如此緊張,可是李信才多大年紀,不過二十多歲而已。在中原,二十多歲的年輕人這個時候在做什麼?或是留戀於青樓酒肆之間,做著一些無病呻吟的詩文,或者乾脆就是一群紈絝子弟,欺行霸市等等,又有誰能如同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