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暖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79部分,漢騎,江暖,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晉商八大家族?”石元直臉上露出一絲為難來。晉商唐朝前就已初露端倪。《通典》載:唐代北至太原范陽,西至蜀中涼府,皆有店鋪,以供商旅。但比起徽商來還不能與之抗衡。在明朝中後期,山西開始連年災荒,人們被迫“走西口”,即到西北謀生做生意。山西人走西口的大致路線有兩條,即從山西中部和北部出發,一條向西,經殺虎口出關,進入蒙古草原;一條向東,過大同,經張家口出關進入蒙古。也許是太渴望財富,也許是別妻離子的痛苦感動了上蒼,山西人終於找到了張家口做生意的“絕門”。既然張家口是駐軍要地,軍士也要吃飯、穿衣,於是他們便成了“軍商”,搞起了軍需品供應。在“開中制”(明朝實行的一種戍邊政策,只要向邊防軍送糧就可以換取政府的鹽引,可以憑鹽引買賣私鹽,獲取利潤)的推動下,山西人一馬當先,不辭勞苦,行走在萬山之間。他們從河南、山東購來軍糧,用小獨輪車翻山越嶺運到張家口,換取鹽票。就是這樣,山西商人一步一步從小獨輪車換成了牛馬車,從一而多,再而成了車隊,販鹽讓山西商人就賺取了大量的財富。
一些山西商人即以張家口為基地,往返關內外,從事販貿活動,為滿族政權輸送物資,甚至傳遞文書情報。據《清實錄》載,天命三年,時�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