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暖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09部分,漢騎,江暖,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前面可是木公子當面。在下侯世祿恭候木公子多時了。”正在奔走期間,忽然背後傳來一陣馬蹄聲,李信原本不準備回頭的,但是當對方說自己是侯世祿的時候,知道對方自己認出了自己,無奈之下只得停了下來。

“老將軍,為何追學生?”李信回頭望去,卻見一個老將身著錦袍,領著幾個下人騎馬飛奔而來,在他身邊正是與李信有一面之緣的侯拱極。當下一陣苦笑,知道必定侯拱極說自己姓木,所以侯世祿乘機說自己姓木了。

“老夫正好巡視張家口,沒想到在這裡碰見了公子,正是三生有幸。”侯世祿在馬上打量了李信一番,只見神采堅毅,雙目灼灼生輝,讓人不可視之。身形矯健、英俊而不失勇武。非一把人可以比擬的。

“沒想到在這裡能碰見老將軍,學生有禮了。”李信見對方並沒有點出自己身份,心中有一絲好感,神情也恭敬不少,拱手說道:“學生因為有要事南下,故此沒有上門拜見,還請老將軍恕罪。”

“哈哈,老夫剛才見張家口發現公子有東西落下了,所以現在與犬子送來。”侯世祿點了點頭,摸了摸鬍鬚,朝一邊的侯拱極擺了擺手。侯拱極不敢怠慢,感激從懷裡摸出一疊文書來,上面寫著“路引”二字。

李信見狀頓時啞然失笑,暗自讚歎侯家父子有心了,路引就是如同後世的身份證一樣,在明朝,有這樣一項規定:凡人員遠離所居地百里之外,都需由當地政府部門發給一種類似介紹信、通行證之類的公文,叫“路引“,若無“路引“或與之不符者,是要依律治罪的。“路引“實際上就是離鄉的證明。

明朝是裡甲制或稱保甲制,“以一百十戶為一里,推丁糧多者十戶為長,餘百戶為十甲。甲凡十人。歲役里長一人,甲首一人“。明代法律規定“農業者不出一里之間,朝出暮入,作息之道相互知“。路引在明清最為時興。李信也是有路引的,一個是在淮安知府衙門所開的,可是那是李信,若是憑藉這個路引行走中原,恐怕有些問題。所以在草原上臨走的時候,張翼輔用大價錢從別處買了路引,但是不管怎樣,那個路引是禁不起查的,但是現在手中的路引卻是不凡,那是宣府開具的路引,而且上面寫的名字更是叫做木子信。而不是叫李信。這樣就讓李信少了許多的麻煩了。可以說,侯家父子這次可是送了一份重禮了。

“公子,此去江南,一路小心為好,老夫在宣府等候公子歸來的訊息了。”侯世祿見李信已經接了路引,心中一喜,摸著鬍鬚說道。

“得老將軍吉言,信日後必定會登門拜謝。今日暫且告辭了。”卻見李信朝父子二人拱了拱手,兩人回了一禮,才見李信敲打著胯下的馬匹,一行人這才消失在父子二人面前。

“父親,此人如何?”侯拱極迫不及待的問道。

“天日之表,龍鳳之姿,不同反響。”侯世祿想了想,忽然嘴巴里冒出這個幾個字來。那侯拱極思索了片刻,再看的時候,李信已經消失在父子二人的眼中,侯拱極無奈之下,只得跟在侯世祿身後,回到了張家口。

那李信一行人的了侯世祿提供的路引之後,過著乃是暢通無阻,雖然李信身邊的護衛都是帶著兵器,但是明朝末年,盜賊遍地,李信神態風流,鮮衣怒馬,一副世家公子的模樣,世家公子出遊身邊有幾十個護衛也是正常。雖然帶著兵器,也是不足為怪,更何況是宣府總兵府出示的路引,何人敢責難。

這一日,一行人終於進了長城,進了昌平府,按照李信的計劃,就是經過張家口、宣府、然後進入昌平,到達京師,看看京師裡的動靜,若是董小宛還沒有進京,就順著京杭大運河南下,依照張翼輔在江南佈下的棋子,不斷地尋找董小宛,他相信,既然崇禎要招董小宛進京,肯定是大張旗鼓的,從蘇州到北京,運河最為方便,最為簡便,田雲岫肯定會走運河的。尋找到董小宛還是很方便。

“公子,今夜恐怕不能到達昌平了。”隨著天邊的最後一縷陽光落下,李信望著遠處一眼,最後嘆了口氣,說道:“也罷!我們暫且在野外休息吧!小心防禦了。”

“是。”張武等人不敢怠慢,趕緊紮下簡易的營寨,升起篝火,眾人圍著火堆,吃著乾硬的乾糧,有從隨身的馬兜裡取了烈酒來,喝了幾口,暖身子。

“是誰?”

忽然傳來一聲冷哼聲,卻是放出去的探子發現了來人。

“過路人。”一個蒼老的聲音傳來。

“既然是過路人,請前來一敘。”李信順眼望去,卻見一個五十多歲的黑瘦男子正騎著一匹老馬緩緩而來,在他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遊戲小說相關閱讀More+

無限花錢系統

兩斤滴龍蝦

在綜漫世界收集庫洛牌

嫋嫋紫鹽

樂傾希gl

別克陸上公務艙

迷失時空

緋之舞

一嫁再嫁,罪妃傾天下

貓的回憶之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