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甲榴彈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43章 戰車2,烽火之鐵血雄師,鐵甲榴彈,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陶黑娃也附和著:“準備戰鬥!進入陣地!”
士兵們聽到命令,全都鑽出了貓耳洞,戰鬥命令和老兵,班長,軍士們呼號聲一波接著一波,一排計程車兵們迅速鑽出貓耳洞,有序到達了各自的戰鬥位置,重機槍排計程車兵們也抬著重機槍和彈藥進入了預定的射擊陣地,只是速度稍慢。
同一時刻,佈署在一排陣地後方的戰防炮排和迫擊炮排,還有傅琛的連部也動作了起來,都在做戰鬥準備。
何煒狂奔進貓耳洞,拿起電話向閻莊裡報告,不管有沒有人應答,接通後直接對著送話器大吼:“報告團附,閻莊以北,我排陣地正前方發現敵坦克車十餘輛,步兵不少於一箇中隊正向我前進,距我排陣地約五百公尺!”
“閻莊以北,我排陣地正前方發現敵坦克車十餘輛,步兵不少於一箇中隊正向我前進,距我排陣地約五百公尺!”
“閻莊以北,我排陣地正前方發現敵坦克車十餘輛,步兵不少於一箇中隊正向我前進,距我排陣地約五百公尺!”
………
重複了三遍,何煒便提起捷克式輕機槍,衝出貓耳洞,陶黑娃替他揹著中正式步槍,輕機槍彈匣和備用槍管,還有繳獲日本人的擲彈筒,擲榴彈緊隨其後。
“穩住了,不要怕,聽我的命令再射擊!”
“注意射擊紀律,射擊紀律!老兵都看住身邊的弟兄!”
“不要慌不要慌!不許提前開槍!等重機槍開火再射擊!”
“不要怕坦克!咱們挖了工事,還有戰防炮!都做好戰鬥準備。”
何煒一邊在壕內奔跑,一邊下命令,大喊著穩定士兵們的心態,他可以感受的到,這些士兵內心對坦克的恐懼,葛貴財等三個班長也在穩定陣腳,除了各班的觀察哨,士兵們基本都拿著武器,蹲著靠在了戰壕壕壁上。
何煒衝到了陣地左翼的重機槍陣地,此時,一排和重機槍排的所有人都已經就位,按照昨天的約定,何煒負責指揮重機槍排的
何煒與陶黑娃到達位置後,
“長官好!”
“好!掌握住重機槍,聽我命令射擊。”
何煒放下手中的捷克式,探出頭,向陣地前瞭望,此時,日軍的戰車突然變換了隊形把兩戰車呈兩個並行的雁行陣衝來,跟進的大量日軍步兵在戰車之後展開,何煒估計出現的日軍步兵起碼得有三百人左右。
<center></center>
鋼鋣—鋼鋣—鋼鋣
履帶震盪的聲音迫的越來越近,一臺臺戰車像蠕動前進的甲蟲一樣,隨著距離的拉進,何煒看清了最中央的五輛戰車,全部都帶著黝黑的炮口,均是八九式中型坦克,配備一門五十七毫米坦克炮和兩挺七點七毫米重機槍。
這種戰車算是目前日軍戰車部隊中的主力車型,1927年開始設計,1929年4月在大阪兵工廠完成,同年定型為89型中型坦克(日本定名為“八九式中戰車”)。有甲乙兩型,甲型裝汽油發動機,乙型為柴油發動機,甲型自1931年投產,數量很少,36年後生產的八九式中型戰車都是乙型。
該型號坦克乘員4人,車長5.75米,車寬2.18米,車高2.56米,最大速度25公里/小時,最大行程170公里,武器配備為2挺7.7車載機槍,分別裝在坦克前裝甲左側和炮塔後部,這種機槍使用30發底卸式彈夾,理論射速500發/分,備彈2745發,除了兩挺機槍外,在炮塔上還配備有90式57坦克炮一門,備彈100發。
兩側的那些戰車則沒有炮,體型明顯小了許多,炮塔上和車體上各裝備了一挺輕機槍,如果何煒沒記錯,這是日本人所謂的九二式重灌甲車,就算是一種配備了機槍的小坦克,由石川島(五十鈴)汽車公司設計製造,主要用於偵察和步兵支援。
一戰之後,騎兵機械化成為新的潮流,九二式重灌甲車就是騎兵部隊主導的開發專案,名稱沒有采用坦克或是戰車,因為騎兵習慣將這種載具稱為裝甲車,但是由於比輪式裝甲車更重,所以騎兵使用的坦克被稱為重灌甲車。這種騎兵戰車的用途是前沿偵察,迂迴突襲與戰果擴張殘敵追擊任務,而前沿強攻突破是中型和重型戰車部隊的任務,所以騎兵戰車對於防護效能的要求並不是很高。
這種裝甲車的重量為3.5 t,裝甲6 ,裝甲結構為鉚接/焊接,速度40 k / h,發動機為45馬力汽油發動機,武器為13.2重機槍和6.5機槍各一挺,乘員3名。
操槍的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