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甲榴彈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71章 山雨欲來,烽火之鐵血雄師,鐵甲榴彈,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第171章山雨欲來
接下來的半個月,何煒的佈局,其實和他自己的關係就已經不大了,輸送百姓,構築工事的事情都是憲兵在盯著,而這一切也都很順利。
在十一月二日,第一批過江的百姓就已經輸送過江,而海軍送來的運輸工具到位後,一個晚上的航渡人數已經達到了三萬五千人,其航渡效率遠超最初的預估,這也意味著有更多的百姓獲救,而與此同時,下關附近的各種防禦體系也在加班加點的構築。
上一次何煒參與的商議中,海軍孫中校答應的水雷和海軍火炮也全部到位,海軍方面將在江陰自沉的前清軍艦海容艦上拆卸下來的火炮全部調到了下關碼頭,包括炮手,炮彈也全部以增強長江江面防禦的名義部署到了下關碼頭。
海容艦是清朝在甲午戰爭之後向德國訂購的一艘防護巡洋艦,其排水量兩千九百噸,裝備的火炮計有一百五十毫米四十倍徑克虜伯速射炮三門,一百零五毫米四十倍徑克虜伯速射炮八門,且已經全部運到了下關,何煒還抽空去看了一次。
這批生產於十九時期末的艦炮雖然已經是老態龍鍾,但是海軍把它們保養的還不錯,為了增強這批火炮的戰鬥效能,憲兵部隊方面特地從金陵兵工廠請來了一批技師為這些火炮做了保養,因此都能保持著不錯的狀態。
這批火炮全都被安裝在了下關碼頭附近臨時構築的岸炮臺上,每門火炮都被佈置在混凝土澆築的臨時火炮射擊堡壘中,其中每門火炮的部署位置,都是由何煒與帶隊的海軍軍官一同選定,有這十一門火炮在,基本可以做到對下關附近江面的全覆蓋,如果碰上日本人的小型軍艦,完全有一戰之力。
何煒的那個水雷計劃,也在有條不紊的進行著,海軍給了三百多顆真水雷,而假水雷的製造則全都交給了憲兵負責,憲兵這幫人也是真的有辦法,發出公告在南京全城找木匠,為了招到足夠的木匠,憲兵部隊甚至發出宣告,來應徵報名,且經考驗合格者,每個人統統發給十元錢,同時為其免費提供離開南京的船票,且具有離開南京的第一優先順序。
本來城內的木匠對憲兵部隊的招攬宣告都沒什麼興趣,結果後來這些額外的附加條件一出,這幫子木匠全都紅著眼睛跑來應徵,憲兵部隊乾脆來者不拒,照單全收,這幫子木匠每天也不幹別的,就是照著真水雷用木頭造假的,用不了多長時間就能搞到足夠的假水雷,等到封江的時候,把這些真水雷和假水雷混合在一起丟在江裡,何煒相信,日本人會很享受自己的這個創意。
除卻這些部署,特務營的訓練也是蒸蒸日上,總之,何煒的一切部署都在朝著極好的方向發展,然而,好的是小形勢,大形勢可是出了問題,甚至根本讓何煒高興不起來,因為就在十一月九日,最高當局對淞滬前線的部隊下達了全軍總退卻令。
這也意味著,這場發生在經濟核心淞滬地帶,集中了全國各省幾十萬軍隊,持續了三個多月的超大規模會戰,就此結束了。
戰局和事態接下來會朝著什麼樣的方向發展,何煒身為穿越者,可太清楚了,現在淞滬前線的幾十萬軍隊很快就會以各種形式撤出淞滬戰場,向各個方向退卻,日軍也不會就此停手,他們即將以重兵直撲南京,再用不了大半個月,日軍的兵鋒就將直抵南京。
這段時間何煒在訓練部隊之餘也沒閒著,時不時就去和肖將軍聯絡聯絡感情,商量商量下關碼頭的撤退事宜,其實這都是幌子,這些事情現在根本用不到何煒操心,憲兵都給辦的妥妥當當的。
何煒的真正目的是想從肖將軍哪裡得到一些高層訊息,他很想知道現在上面對於未來的局勢是如何考慮的,這來來往往幾次,還真的有不少收穫。
從肖將軍那裡,何煒可以得知,目前高層已經開了三次會,第一次會議大概在十一月初,與會者不多,就是自己的那位光頭校長,何部長,小諸葛,徐永昌等幾個人,討論的問題內容便是關於淞滬總退卻之後南京該怎麼辦的問題。
在會議中,多數人表示應該儘快讓國軍主力從淞滬的泥潭中,對南京的守備不應投入太多的兵力,畢竟南京這個地形本身就是易攻難守之地,投入十幾個團象徵性的守備一下即可,自己的那位親愛的光頭校長也對此表示贊同。
不過同時也表示南京畢竟是首都,最好還是要認真的守備一下,反正,這第一次會議除了確定南京要守之外,並沒有什麼有營養的內容。
真正的重頭戲,是第二次和第三次會議。
第二次會議大概是在月中,這一次參加會議的人多了一些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