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甲榴彈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33章 力挽狂瀾,烽火之鐵血雄師,鐵甲榴彈,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何煒早已沒有了憤怒,惶恐等情緒,有的只是沸騰的熱血,接下來的作戰,是可以決定十幾萬衛戍軍部隊官兵以及那十幾萬百姓生命的生死之戰。
能提前做的準備何煒早就已經做了,接下來,他只有拼盡全力,甚至拼掉自己這條命和日軍血拼,為自己的同胞,為自己的戰友和袍澤弟兄殺出一條活路,拼出一條血路。
與此同時,憲兵部隊和宋希濂的第三十六師也動作了起來,由於幾天前何煒早有提醒,因此憲兵和第三十六師都已經提前做好了如何面對大規模潰敗部隊以及如何讓潰亂部隊恢復秩序的計劃,所以這幾支部隊的動作都十分迅速。
至此,在金陵各處城門和城牆防線陸續被日軍突破,而衛戍司令部又悄然離去而導致金陵衛戍軍即將陷入群龍無首的混亂情況下,身兼數職的憲兵部隊副司令肖將軍主動承擔起了指揮職責,開始了這場力挽狂瀾的軍事行動。
在肖將軍,何煒以及第三十六師師長宋希濂的聯合行動下,憲兵部隊,第三十六師與何煒的特務營做了如下部署:
第一:何煒的特務營配屬裝甲兵團戰車連與裝甲兵團之戰車防禦炮一排,協同第七十八軍補充旅沿著挹江門進入城內主幹路,在主幹路做好戰鬥準備,構築簡易工事,同時準備堵截從前沿潰敗下來的散兵和敗兵,該處指揮由第七十八軍補充旅上校旅長李欽若與特務營營長何煒共同負責。
第二:七十八軍所屬之第三十六師一零六旅之二一一團,沿和平門進入城區,做巷戰準備同時預備堵截前線潰敗之官兵。
第三:七十八軍所屬第三十六師一零六旅之二一二團,沿堯化門進入城區,做巷戰準備同時預備堵截引導前線潰敗之官兵。
第四:七十八軍之餘下部隊全部進入下關防禦圈之預設陣地,另派第三十六師直屬之騎兵連向幕府山方向搜尋警戒。
第五:憲兵指揮部所屬之三個憲兵團以及憲兵特務營,開始疏散集結引導逃難之百姓,同時在挹江門外組織部隊,預備恢復散兵和潰敗部隊之開進秩序,並做好將前沿潰敗部隊向防禦圈內各個預備陣地引導之準備。
第六:防禦圈內之防空部隊,海軍艦炮部隊,海軍水雷部隊全部進入各自戰鬥位置,做好戰鬥準備。
在做了如上的部署之後,肖將軍也在何煒的建議下,以憲兵司令部的名義聯絡前沿各個部隊,此舉當然是為了穩定前沿各個部隊長的情緒、
畢竟,現在衛戍司令部已經全部開溜了,留給各個部隊的只有一紙撤退命令,而衛戍司令部已經跑路的訊息,前沿各個部隊是否知道也需要打個問號,指揮系統和指揮命令的傳達已經爛成了一鍋粥,在這種混亂的情況下,前沿各部隊長情急之下如果做出什麼專行獨斷影響戰局的指揮命令,那造成的後果可是不堪設想的。
所以,這個時候就需要憲兵司令部站出來通傳聯絡各部,填補衛戍司令部跑路後留下的指揮系統空白。
就在下關這裡忙著調兵遣將以應付陡變的局勢時,城內各部隊的情況也正如何煒所猜想的那樣,變的越發混亂。
而在這場混亂中首先動起來的倒並非是諸如八十七師和八十八師這樣的主力部隊,反而是從外圍撤下來不久的第二軍團和第一零三師。
第二軍團是原直魯聯軍老底子的地方部隊,下屬有第四十一師和第四十八師,參戰時幾乎都是新兵,在外圍的戰鬥中和日軍血戰了數日,本就傷亡很大,而後又撤回到了城內,接到了撤退命令後,這支大多由新兵組成且殘破不堪的部隊立刻就動作了起來,但是他們並沒有選擇向城內退卻,而是選擇了直接從城門處衝出去。
第二軍團由於到達金陵較晚,因此在戰前就偷偷於幕府山一線的江邊藏匿了不少船隻,故而,他們的第一選擇就是直接正面突圍,衝到江邊直接坐船渡江。
隨他們一起行動的還有第一零三師,這個師也是半中央化的地方部隊,是原黔軍系統的地方部隊,才撤退到城內不久,在金陵外圍的鎮江等地和日軍血戰了多日,也是損失慘重。
第二軍團的指揮官徐源泉和第一零三師的師長戴之奇都不約而同的選擇了正面突圍,衝到江邊過江,於是,這兩支部隊乾脆來了個聯合行動,可最終的結果卻是事與願違。
殊不知,日軍在直接進攻金陵正面的同時,還派遣了部隊包抄迂迴,對沿江的炮臺進行猛烈攻擊,而在江邊的諸如幕府山炮臺等幾個炮臺要塞,在日軍的猛烈攻擊下早就丟了個七七八八,因此,第二軍團藏匿起來的那些船隻,也自然全都落入了日軍的手中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