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甲榴彈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32章 一葦渡江唐長官,烽火之鐵血雄師,鐵甲榴彈,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第232章一葦渡江唐長官
接下來幾天的戰局,不但超出了何煒的預料,甚至一度讓何煒瞠目結舌,沒想到,在這幾天的戰鬥中,中國軍隊的表現十分頑強,拼死抵抗日軍的攻擊,一直牢牢的將各處陣地掌握在自己的手中。
何煒對此也十分好奇,以日軍的兵力和火力,按理說攻下城牆並不是什麼很困難的事情,怎麼會打不下來?
何煒每天都會去肖將軍的指揮所中收集閱讀各部隊轉送的戰報,經過幾天來的細細琢磨和猜測,他大致猜出來個七七八八。
這幾天來的戰鬥,全都是圍繞著金陵城的明城牆展開,也就是中國軍隊在城牆上守備,日軍在城外攻擊,而日軍在如此的戰鬥形態下也的確沒佔到什麼便宜。
何煒根據各個部隊呈報上來的報告發現,這幾天日軍雖然瘋狂進攻,炮擊和空中轟炸都很猛烈,但直接攻擊城牆的日軍所施加的掩護炮擊火力,大多是師團直屬的隊屬火炮,其口徑大多是七十五毫米級別的山炮野炮和一百零五毫米口徑的榴彈炮,這些火炮的攻擊效果屬實很一般,金陵周圍的城牆是始建於明朝,這些城牆雖然歷史悠久,足有幾百年的歷史,但依然十分堅固,七五口徑級別的山野炮和一百零五毫米口徑的榴彈炮打在城牆上根本造成不了破壞性的殺傷效果。
因此,日軍步兵的攻擊就十分艱難,很多日軍部隊硬著頭皮向城牆發起猛衝,結果被守備在城牆上的中國軍隊打的七葷八素,連續攻擊了幾天都沒有打下來。
甚至,一些戰鬥力較強的中國軍隊竟然衝出城外反擊,比如守備在城南一線的第八十八師,在擊退日軍對城牆的攻擊後,就趁著夜色衝出了城外,向城外被日軍佔據的雨花臺高地發起了反擊,儘管最終沒能得手,可著實讓日軍好一陣膽寒。
也就是說,由於火炮威力不夠,所以日軍在金陵城外被硬生生的擋住了好幾天。
的確,如果要對金陵那宏大的城牆達成切切實實的破壞效果,師團直屬的火炮根本就不夠看,只有日軍那些軍一級直屬野戰重炮兵聯隊的一百五十毫米重型榴彈炮和一百零五毫米加農炮才有直接炸塌金陵城牆的威力。
可是何煒記得日軍進攻金陵的華中方面軍明明擁有多個野戰重炮聯隊,可為何遲遲不投入戰鬥?
箇中關節,何煒百思不得其解,不過,至少戰局還是對中國軍隊有利的。
十五日,下午四點,慘烈無比的血戰又持續了一天。
灰沉沉的寒冬天空,雲色慘淡,冷風悽切,殘陽如血,挹江門附近的門洞附近又增加了許多憲兵,城牆附近的馬路和各種建築之中又徒增了許多等待渡江的老百姓,下關防禦圈內的高射炮陣地上,血戰過後的高射炮兵和高射機槍手們,稀稀疏疏、三五成群地低著頭匆匆的搬運著各種彈藥。
何煒拖著略帶疲憊的身軀從賓士越野吉普車上跳下,在如血的夕陽下環視著直達江邊的下關防禦圈,剛剛被撲滅不久的烈焰依然在燃燒釋放著灰黑色的濃煙。
而挹江門內的八字山更是燃起了熊熊烈焰。
一架乳白色,塗著旭日軍徽的日本海軍九六式路上攻擊機四分五裂的分佈在山上,冒起了濃煙和烈火,而在下關碼頭附近和江邊也能看到幾架日軍戰機的殘骸,這幾天,何煒除了整頓部隊,閱讀戰報外,乾的事情就只有一件那就是協助高射炮部隊防空。
在肖將軍的命令下,從城外和城內各處撤回來的高射炮部隊很快投入了新的戰鬥,這些裝備有二十多門大小高射炮和二十多挺馬克沁高射機槍的防空部隊,經過整頓,重新在下關碼頭附近佈置了防空火力網。
這些高射炮部隊雖然編制雜七雜八,來自於不同的戰鬥單位,但是火力還是頗為不俗的,且不同口徑的高射炮也恰能形成高低協同的火力配置,最大口徑的高射炮是瑞典造的七十五毫米大口徑高射炮,其次是德國製造的fak18型三十七毫米高射炮,最後是蘇羅通二十毫米機關炮,除此之外,高射炮部隊還有一批加裝了高射裝置的馬克沁重機槍,而這還不夠。
當下,由於城內的守軍頑強抵抗,圍攻金陵城牆的日軍全都碰了釘子,於是下關附近來自地面上的威脅可以說暫時無需考慮。
現在真正對下關附近金陵守軍後路造成威脅的就是日軍的空中襲擊,日軍幾乎每天都要派出大量的飛機前來轟炸金陵城,下關自然也逃不過去,轟炸機投彈轟擊,戰鬥機低空掃射是每日必然上演的戲碼。
故而,僅憑防空部隊的火力應付起來也十分吃力。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