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甲榴彈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369章 哀歌,烽火之鐵血雄師,鐵甲榴彈,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的戰鬥力,向第一營陣地進攻突入失敗的日軍在匯合沒有參加突擊的日軍輕機槍組和擲彈筒組後,生怕再遭到第一營的猛烈火力打擊,沒有多做停留,立刻慌亂的向遠離第一營陣地的河灘方向退卻。
這股不足百人的殘餘日軍最終在其登陸的河灘附近停了下來,背靠著富池河匆匆建立起了防禦。
這些殘餘的日軍,所能做的也就只有這些了,他們的兵力已不足百人,就連最高指揮官也死在了第一營的衝鋒槍下,就這點兵力,繼續向前組織攻擊無異於給第一營的官兵白送戰績,用血肉之軀去撞擊第一營的火力網,是什麼樣的結果傻子都清楚。
至於撤退,脫離戰場,理論上雖然可行,但執行起來也很不現實,這些殘餘的日軍如果要撤退,唯一的方式就是乘坐登陸時使用的橡皮艇和鋼艇原路返回,撤回富池河西岸,而他們登陸時所乘坐的橡皮艇和鋼艇雖然都可以使用,也都停在河灘上。
可若要使用這些橡皮艇、鋼艇原路返回撤退,那登上這些橡皮艇和鋼艇,調整橡皮艇和鋼艇的航向,以及發動、操舟等流程都是必不可少的,而這些流程也需要相當的時間。
顯然,擁有絕對壓倒性火力的第一營的官兵也絕對不可能眼睜睜的看著日軍走完這些流程坐著河灘上的橡皮艇和鋼艇揚長撤走,河灘上殘餘的日軍對此也是心知肚明。
進攻是死,可在中國軍隊的眼皮底下大搖大擺的坐艇後撤同樣是找死,而且只會死的更快,真要這麼幹,只怕是那些橡皮艇和鋼艇還沒有調整好航向發動起來,中國軍隊的炮彈就得先招呼過來。
進不得,退不能,被堵在河灘上的日軍只能在灘頭附近儘可能的尋找可供掩護的地形地物,匆匆構築簡單的散兵坑和臥射工事,架起輕機槍和擲彈筒,勉強建立起一道薄弱的防線。
而做完這一切後,河灘上僅剩下的不到百人的日本海軍陸戰隊員只能無比狼狽的在河灘上苟延殘喘,等待著不遠處陣地中中國軍隊最後攻擊的到來,同時也是等待著命運的最終裁決。
殘餘的日軍撤到了河灘灘頭,在灘頭上堪堪建立起了一道防線之後,突擊總隊第一營的官兵們也停止了射擊,原本綿密無比的步機槍和衝鋒槍射擊爆音漸漸稀疏了下來。
而在第一營的步機槍停止開火後,第一營的迫擊炮,以及正在壓制富池河西岸日軍炮兵的突擊總隊炮兵營山炮第一連也停止了開火,戰場上頓時出現了一種十分詭異的靜謐。
突擊總隊的第一營突然停止了步機槍射擊,甚至連迫擊炮和山炮也停火,自然不可能是突發善心,想要放過灘頭的這群日軍,而是在為反擊衝鋒做準備。
剛剛的混戰中,雖然第一營的三個步兵連成功將日軍的攻擊打退,消滅了衝上來的絕大部分日軍,可第一營的三個步兵連也付出了一些傷亡。
故此,在發起徹底殲滅灘頭上日軍殘部的反擊之前,將要在即將到來的反擊中擔任主力角色的一營三個步兵連也需要一定的時間進行調整。
而一營的60迫擊炮、81迫擊炮以及突擊總隊炮兵營山炮一連等炮兵也需要時間來重新調整火炮的射擊諸元,改換瞄準目標,為接下來反擊中的炮擊做準備。
因此,這才有了第一營槍炮火力的驟停。
不過,這種暴風雨前的寧靜,很快就被富池河西岸的日軍炮兵所打破。
在剛剛的戰鬥中,在富池河西岸放列的兩個中隊的日軍炮兵一直在竭盡全力的為在富池河東岸登陸的日軍步兵部隊提供火力支援,可由於火炮效能上的差距,在富池河西岸使用老舊的41式山炮的日軍炮兵部隊卻遭到了使用新式94式山炮的突擊總隊炮兵營山炮第一連的降維打擊,兩個中隊的日軍炮兵愣是叫突擊總隊炮兵營山炮一連的一個排給壓的死死的。
日軍炮兵的八門炮被突擊總隊的兩門炮不斷的干擾、壓制,根本無法最大程度的發揚火力,自然也沒有起到對渡河日軍陸戰隊步兵的掩護作用。
現在對岸中國軍隊突然停止了步機槍的射擊和炮火轟擊,可算是讓這群被一直壓著打的日軍炮兵找到了機會。
況且,這些日軍炮兵剛剛目睹了日軍步兵攻擊失利的慘狀,都憋著一肚子無處發洩的火氣,現在找到了可乘之機當然要找回場子,突擊總隊壓制他們的山炮火力剛停下來還不到一分鐘,對岸的日軍炮兵就轟響了起來。
轟轟
轟轟
戰場一瞬間變成了日軍炮兵的獨角戲,在沒有了突擊總隊山炮的壓制過後,富池河西岸的日軍山炮總算是找到了肆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