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桃逃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11部分,明朝小仵作,桃桃逃,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官僚,這麼強的有罪證據,又沒有時間證人,鐵定大刑伺候,屈打成招,這腦袋可就懸了。
秦元想了想,問道:“你捆涼蓆的那根鐵鏈呢?”
“下午的時候,有個人將我那一捆涼蓆都買了,那鐵鏈捆著涼蓆的。所以也被那人扛涼蓆的時候帶走了。”
孫篾匠不知道這個情況對他有多麼的重要,但秦元知道,他追問道:“那個人是誰?住在哪裡?”
孫篾匠這才從秦元的話語中發覺了這件事的重要性,惶恐地說道:“我……我不認識那人啊……”
“男的女的?多大了?長的什麼樣子?”
孫篾匠說道:“是個男的。四五十歲,不胖不瘦,從穿著打扮好像不是窮苦人家。當時他問了我這涼蓆的價格,因為天晚了。我就說了個實價,他壓了價之後。我聽還有點賺的,也懶得扛回來,就成交了。然後他付了錢,叫了一個跟隨的夥計模樣的人扛走了。”
“夥計扛走了?你看那人像夥計?是不是跟班呢?”秦元追問。這夥計和跟班可是兩碼事,推出來的主人的身份也不同。
“穿著打扮上看是夥計,不太像跟班。那夥計看樣子對他挺謙恭的。”
夥計?這麼說這人可能是什麼商票裡的掌櫃的。他一次買這麼大一捆涼蓆幹什麼?秦元沉思著,一般人家買涼蓆,最多兩三張也就差不多了,不會買一大捆的,難道是做倒買倒賣生意的商販?又或者是給商票裡的夥計們用?
秦元吩咐捕快將孫篾匠帶回衙門,找畫師畫出那賣涼蓆的人的畫像。
里長蘇大虎見秦元很快又找到了線索,很替他高興,但秦元這一次可不敢再盲目樂觀了,如果這個買涼蓆的人是巴州城裡的,那倒還稍稍好辦一點,如果是城外的甚至長途商販,那就慘了。就算是巴州城裡的人,全城那麼多人,也不好找啊,難道讓捕快坐在大街上一個個抓來比對嗎?
只能走一步算一步,看看自己�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