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頃寒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5部分,回到明朝當太子,千頃寒,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大明現在疆域仍然廣大,說起來還有百萬大軍,億兆生民。但北方空虛無兵,急切難調,而且打了十幾年,在不停的宣傳之下,李自成有天命的說法也被不少人接受。
這一次直攻京師,恐怕勤王之師就有限的很了。
奪京師,正大位,號令天下,江南湖廣可傳檄而定!這就是李自成和牛金星、劉宗敏等人的想法,並且已經有了定論。
在李巖這邊,卻是極力反對。他建議李自成經營關中,派大兵剿滅左良玉,穩定湖廣,派官理民,經營河南、山東、湖廣與關中、山西等地,等一兩年後,後方穩固,再從容奪取京師。
這樣的戰略,李自成正式稱帝和入京的時間,就要推遲一兩年的時間。
經過幾次會議討論,也是在陝西諸將的堅持下,更加有牛金星和明朝降官的支援,使得李自成已經下定了決心,過了年就進兵,絕不再拖延。
看著眼前兩人,他心中也是嘀咕:“林泉什麼都好,就是太固執已見。宋軍師還好些,不過總不及牛啟東,這個丞相才是真正總是順著孤的意思,拾遺補闕!”
“臣此來,是京中之事,可能會有變故。”
前方細作訊息的匯總,推斷,分析,這都是宋獻策的差事,當然,李巖是他的副手也要分擔不少。
得到京師探子送出來的訊息,兩個人都覺得事態有些嚴重,如果真的掀起一股浪潮來,對闖王的大業,自是大為不利。宋獻策遇事還有些畏畏尾,李巖卻向來只知道秉直道而行,遇到事情,只要是該說的,就絕不會畏縮。
接到線報,他便對宋獻策道:“軍師,如果崇禎父子真的南逃,我看,大軍不必輕出,可以先從容經略河南、山東,派設流官,剿滅官兵殘匪,安靖地方,既然京師已經空了,咱們又何必急著去打?”
“此言有理。”宋獻策點頭道:“況且,京師上下還很擔心東虜來犯,這一層也不可不慮。”
“是的!”李巖用力點頭,道:“此事極要緊要,我們要立見闖王,分說清楚才是。”
見他如此,宋獻策也只是微微苦笑。李巖什麼都好,聰明天授,但事關自己,也是太不肯用心,或者是說,不大放在緊要處。
陝西諸將,對他這個很得民心的河南外籍將領向來忌憚排擠,闖王在用人之時還容讓幾分,做一個虛懷若谷的樣子出來,現在眼看大業將成,李自成又哪有那麼多的耐心,一次又一次的接受一個不在自己體系內的外路將領的挑戰?只是事關要緊,他也只能跟隨一起前來,卻看闖王聽了之後,將是如何料理?
'
第四十四章 變數
“李邦華這個老棺材瓤子由他帶頭鬧騰吧,此事孤已經有所準備,任由他們鬧騰,不妨事。”
京中事態嚴重,闖營密探也不止老汪一夥,有很多訊息都是直接來自高階渠道,匯總起來,稍加分析,就能知道是否屬實。
象李邦華、李明睿這些大員要員的動向,在建言國政之前,都會和自己的好友通風商量,再縝密,也得有幾個知交好友會事先知道內情,並且幫忙參詳定計。
一項國策大政,絕不會輕率提出,特別是南遷這樣的大事。
在宋獻策得到訊息的時候,朱慈烺已經運用自己的影響,使得這些大臣下定決心,提前動建言了。
這是歷史上的一個小小變化,要是按正常的展,要到年後,崇禎垂詢,李明睿才做為代表人物,把南遷之議正式提出。
京師空虛是顯然的,有良心和見地的大臣自然會操心此事。
當然,這也就成了闖營上下最為懸心之事。
李自成和牛金星,劉宗敏等人,最為擔心的就是崇禎南遷。南遷之後,他們的斬計劃就顯的沒有意義,李自成要真正一統全國,還要耽擱好幾年的功夫。這樣的大事,闖營的行動方案完全寄望崇禎不走,而且是寄託在崇禎優柔寡斷的性格上這未免太冒險了。
李巖早就懷疑李自成另外有安排,此時看到李自成的表現,自然也是坐實了心中所疑,一時間,心中自是稍感不悅。
宋獻策的感覺是和他一樣,不過這宋矮子城府極深,聽到李自成的話,反而是露出一臉的歡喜之色。
“林泉,孤不是瞞你。”
李自成也是看到了李巖的臉色,心中越的不愉快:這個林泉,也太犟了!
他不覺得自己把軍政情報分成幾個系統,彼此制約有什麼錯身為帝王,就是要講這麼點馭下之道!
當下只是向李巖淡淡一笑,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