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頃寒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01部分,回到明朝當太子,千頃寒,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候打下北京,就算東虜前來,也不必怕它。
這樣的建議當然穩妥,因為李自成雖然是準備近二十萬兵,但其中有相當的輔助部隊,打下一座城池後就要留下相應計程車兵和將領來防守,這樣一路到北京城下,兵力自然不會太多。
但當時的李自成十分傲慢的否決了這兩個建議,在他看來,明朝已經是蟲蛀空的大樹,輕輕一推,就能倒下。
這樣的勝利果實自己不摘,難道等別人?
提這樣建議的人,實在可惡,可疑。
至於說韃子,胡人能有幾分能耐?入關來,趁著官兵無能,搶點人和牛馬,再搜刮點金銀,無非也就是如此了。
等本朝慢慢緩過氣來,百姓過幾年太平日子後,再帶著幾十萬強兵,去dàng平胡人建的國家,搶回明朝失去的土地。
就是因為這樣的心思,他對吳三桂不是很重視,也任由劉宗敏拷掠明朝官吏,將領。
反正天下事已經大定,怎麼做都是不妨事了。
明太祖還大殺功臣,一次殺幾萬人,事後又如何?殺人這麼多,他還不是太祖高皇帝,文臣嘴裡稱頌的開國帝君!
但事實打了李自成一記響亮的耳光。
一片石那個戰場上突然殺出來的韃子兵,那種精良的騎術和一往直前的彪悍勇武,還有精妙絕倫的騎術,在戰馬上砍殺的技巧,還有那種天下無敵的狂暴氣勢,這都是順軍以前從來不曾見過的。
那一場戰事後,他急急逃竄,也是實在是真的被嚇住了。
打了十來年的仗,見過不知道多少支軍隊,官兵中弱的很多,也有強的。比如洪承疇的洪軍,曹家叔侄帶的關寧兵,盧象升的天雄軍等等,這些都是難得的強兵,但無論是哪一支,都是遠遠不能和出現在一片石的清軍相比。
現在這夢魘一般的軍隊又出現在自己眼前了!
士卒們老練有經驗,低層武官戰死了,老卒們自己吆喝著,互相鼓動著,臨時推舉一個指揮的,繼續奮戰。
中低層的武官富有經驗和威望,戰場指揮決斷十分靈活,隨著帥旗的變化,隨時調整著戰法和佇列。
前後交替,左右互換,兵種更迭,都是做的十分自然,靈便。
這是一支何等可怕的軍隊!
要戰力有戰力,要裝備有裝備,最要緊的是求勝的yù望和必勝的信念是十分強烈,根本叫人覺得眼前不是一支軍隊,而是一隻兇錳狂暴的野獸。
面對這樣的強敵,就算表面上呼喝大叫,奮力拼殺,但心底的怯懦和畏懼,卻是瞞騙不過自己的內心。
“皇上,我要帶部下兵馬,前去援助虎子他們。”
羅虎是闖軍中青年將領最受擁戴和寵愛的,儘管平時對劉宗敏的命令多有違抗,甚至兩人互相猜忌,張鼐平時也眼高於頂,除了羅虎之外,不大把別的將領放在眼中。
但此時不是計較舊怨的時候要計較大家就得地府裡再見了!
“好,捷軒,你去,如果不利,我會隨後跟上!”
這個時候,李自成也顧不得什麼,劉宗敏是軍中第一流的大將,此時此刻,就是要派他出戰才行!
此時東南西北好幾個方向,到處都是傳來轟隆隆的鼓聲,到處都是廝殺的聲響,綿延十餘里的戰場,在宋獻策等人的計畫下,順軍把戰線拉的很開,到處都是步騎配合向前擠壓,這是最大程度利用人數比清軍多的優勢,除了近二十萬戰兵外,輔兵,健壯的民夫,或是發弓箭,或是給刀槍,反正只要能揮舞的動,就一律跟在戰兵身後,一齊衝上戰場。
劉宗敏此時跨上戰馬,用右臂一揮,發出一聲雷鳴般的叫喊!
這是一個身形長大的漢子,做過鐵匠,身體強壯的不象是個人類,而是一個天上降下來的巨靈神E般,他又並不粗笨愚蠢,身手靈活快速,猶如閃電一般的迅捷。
在個人武力上,他是一個百人敵,手中只要有一柄寶劍在,在敵軍從中殺入殺出,完全是一件十分輕鬆的事。
這一次順軍成功的把所有主力集結在一起行最後一搏,他這個被軍中呢稱為總哨劉爺的總制大將,必須得出現在最險惡的戰場,要叫所有的將士都能看到他矯健的身影。
最關鍵的時刻,最關鍵的戰場,劉宗敏發出一聲聲吼叫,跨下的健馬不停的跳躍著,身上的劉宗敏卻如同一隻老虎,把戰馬壓制的死死的,等所有的親兵過來,麾下直屬的將領們金部整隊完畢,劉宗敏鬆開經繩,戰馬就如同一支利箭,向著敵軍陣前直刺而去。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