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頃寒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36部分,回到明朝當太子,千頃寒,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很多人奇怪,號稱有百萬大軍的大順,為什麼一片石後就銷聲匿跡,到湖北還有二十萬大軍,結果被阿濟格打的hún飛魄散,根本不能抵敵。

主要的原因就是主力其實分散了,一部份主力在陝北,由高一功和李過、郝搖旗等將領率領,在李自成到達湖北死亡之後,這一路順軍才繞道到湖北,不過那時候李自成已死,順軍失去主腦,只能依附明軍抗清了。

而李自成所部精銳,在潼關幾次惡戰不能勝,又匆忙敗逃,軍失其hún,將喪其膽,就算多鐸後來沒有繼續追趕,而是折返去消滅南明,但順軍主力不在,人數雖多但毫無戰鬥力,與阿濟格所部一觸即敗,根本沒有還手之力,當然,如果李自成不是偶然死在九宮山,歷史可能還有改寫的機會。

這件事,便是朱慈烺召集會議所商討的重點。

現在淮揚徐一帶成一體,軍隊實力也夠,財力物力都足夠,是否主動出擊,又或是繼續如歷史上的南明那樣,置之不理。

前者可能會yòu使清軍提前南下,這樣,新軍的準備時間就如眾人盤算的那樣,最多到十月左右,徐淮就將成為前線。

到那時,新軍訓練雖然有半年多了,但未經戰陣,是否能打一場大規模的會戰,當然是十分值得懷疑。

另一種結果,便是主動出擊,而清軍不知明軍虛實底細,選擇持重不發,不再繼續南下。

這樣的演變就有兩個可能。

一,多鐸按兵不動,在沿黃河的山東和河南某戰略要地駐軍,警備明軍北上。

這樣一來,清軍在歷史上的在山東和河南的空虛狀態會改變。

原本在這半年多的時間,清軍只有阿巴泰在山東有幾千人馬。

豪格在睢州對岸有幾千人馬。

兩邊相加,也不能包打明軍一個強鎮,所以歷史上清軍毫無動靜,沒有主動出擊挑釁。

至於河南和山東的新附地方官員和漢軍是沒有戰鬥力的,可以忽略不計。

第二個可能,便是多鐸如歷史上一樣,在明軍異動之後,仍然選擇西進,以大順軍為優先打擊目標。

不論是清軍不南下,或是對峙,歷史都會發生嚴重的變化,李自成和阿濟格的會戰,就極有看點。

如果清軍仍然西進,那麼也好,平虜軍這支新軍可以有相當長的訓練時間,朱慈烺也能更騰出手來整合後方,使明朝一方的實力變的更強。

一切皆有可能,任何做法都會引發多米諾骨牌式的鉅變,朱慈烺又豈能不慎?

熟知歷史可以在短時間內叫他佔到便宜,但眼前這件事,其能產生的變化是如此之多,而好處和危害又是如此之大。

就算是熟知歷史又如何?他的一個決定,可能會帶來預想不到的變化,到時候,歷史的軌跡可能完全不同,以往的認知和經驗自然就沒有了任何的用處。

所以才集思廣益!

而眾議便是靜觀其變,不論如何,時間對朱慈烺,對整個大明都是有利的武器。現在捐納將士紳階層的忠心拉了回來,厘金助財稅,軍鎮改革也正在進行,中樞在改良之後,最少在行政效率上已經提高了不知道多少倍。

一切似乎在往有利的方向發展,在這個時候,時間是大明和朱慈烺的朋友,而不是敵人的。

叫他們互相殘殺去吧,這不是很好麼?

在過去的十幾年裡,這兩個敵人彼此雖不曾見面,沒有聯絡,不過互相配合的天衣無縫。

農民軍低潮了,清軍就入關。

剛要和清軍決戰了,農民軍就又舉旗了。

這麼來回折騰,終於把一個龐大的帝國弄散了,只剩下東南半壁了,既然如此,現在這兩個敵人自己開始互相殘殺的,就由得他們去殺好了。

這一層意思,就算眼前這幾個沒有明說,但朱慈烺心中又何嘗不明白?

燭已殘,更已三擊。

“好,你們既然都這麼說了,那就照大家的意思來辦吧。”

既然說了是集思廣益,那麼,眾人的意思都是坐山觀虎鬥,朱慈烺便點頭笑道:“練兵和籌備軍需,都要抓緊了,就算是年底人家才殺過來,那也不過就是半年多的時間了!”

“是,殿下放心!”

這會子太晚,所有人都是自發的站了起來,魏嶽和李恭、馮愷章對視一眼,三人一起向朱慈烺行了一個軍禮,齊聲道:“練兵的事,請殿下放心。”

“軍需物資,臣一定竭力去辦。”

“臣會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遊戲小說相關閱讀More+

杜鵑聲聲

雙曲線

論衡全譯

老是不進球

寶貝不要跑

這就是結局

[hp]vampire

僻處自說

墨蛇狂情

竹水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