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頃寒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28部分,回到明朝當太子,千頃寒,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橫掃什麼流賊和野蠻人!”

這個軍官,身姿高大tǐng拔,標準的軍人儀態,而此時侃侃而談,一臉的自信。

當然,也能說是驕狂。

雖然這廝漢語說的吭吭巴巴,不大流利,不過在朱慈烺身邊的所有人,也都是聽的十分清楚明白。

“哼,這廝該不是找死吧。”

在朱慈烺面前,兇蠻殘忍如王源者,也是不敢輕舉妄動。

沒辦法,當初在東宮時調教出來的規矩,朱慈烺的武功當然不是眾人中最強的,老實說,魏嶽和王源都在他之上,但這些人全是他親手調教出來的,可以說當時最狠的時候,每個人軍棍都沒少挨。

別人可能會叛他,這些從東宮他親手調教出來的人,卻是絕無可能。

別看王源兇似黑旋風,朱慈烺只要一瞪眼,他就立刻草雞,連一個屁也不敢再放出來。

“你叫什麼名字?”

既然對方懂漢語,朱慈烺便直接問。

“我叫高登,海軍少尉。”高大軍官眼神中冷意明顯,神sè也絕談不上恭敬,對著朱慈烺,也保持著相當的傲氣,聽到問話,也只是簡單的一碰腳,然後便背手傲立。

對方沒有提自己的祖國,也沒有艦名,顯見得是已經下決心把過去都忘掉了。

一個海軍少尉,對應這邊最少可以給他一個副隊官的待遇,年俸和安家費十分可觀,而如果再能上陣殺敵當僱傭兵軍官的話,想來這個年輕的皇太子是不會吝惜這一點點白銀的。

以高登這樣的歐洲佬來說,他們是隻看到整船的中國貨運出來,然後是半船的銀子運回去。從臺灣到,然後是福建到呂宋島等航線,中國人賺的是盆滿缽滿。

特別是鄭家,在打敗劉香和幾次擊敗荷蘭艦隊之後,鄭家徹底把持了中國到這條最賺錢的航線,除去必要的花銷和養龐大艦隊和家兵的費用,再加上窮奢極yù的揮霍,這些年來,鄭芝龍最少積攢了一千萬兩以上的身家。

這要擱在一百多年前的歐洲,恐怕能把那些什麼國王大公給羨慕死!

就是現在,也是一個足以嚇死人的數字,對中國人的財富,當時的遠來各國心裡都有數,不過歐洲人對白銀興趣不大,相反,用白銀換中國人的絲綢十分合算,再用白銀套取黃金,那就更是一本萬利的買賣。

在當時,中國在航海貿易中其實佔不到什麼便宜。原因很簡單,湧入的是大量的不便流通沒有鑄成貨幣的白銀,這些白銀掌握在了少數人手中,而不是政府和普通的百姓。

利益在少數人手中,而中國失去的是大量原材料和穩定的物價。

這樣的入,根本沒有益處。

而西歐那邊卻是金本位體系,他們的金價原本亞洲高的多,在中國,他們套取了大量的黃金,順帶著幫助中國成了一個體制僵滯甚至是十分荒唐的銀本位國家。

這種銀本位都是偽銀本位,因為官府不掌握鑄幣權,沒有錢息,沒有對白銀的儲存和控制權,而在當時的歐洲諸國,金元的鑄造和控制流通,一定是在政府手中!

這些王八蛋,從中國和亞洲不停的吸血,現在還在自己面前擺這種傲氣?

當時的歐洲,對中國文明的認識也是有限,當然,在清朝中期之前,歐洲的主流認知是中國不同於印度或是南美諸國,當然,和南洋的那些猴子土著國也是兩碼子事。

中國是一個文明國家,這在當時的歐洲是一個明顯的事實。

不僅有這種認識,在西方的大哲學家語中,中國還是一個過歐洲的文明國度。

因為中國的富裕定寧,還有大一統集權的中央政府,在當時的歐洲人看來,這簡直就是不可思議。

中國人是如何做到這樣的統治奇蹟,在當時的歐洲哲學家眼中,這是一個天大的mí題。

當然,還有文官考試製度,這更被歐洲人推崇備至。在他們看來,這是難以想象的奇蹟。要知道,當時的歐洲還是不折不扣的貴族統治!

後來的公務員等級考試製度,應該說就是中國人對世界文明的一大貢獻,當然,這個貢獻又反哺回來了。

但文人是文人,在前線衝殺計程車兵永遠是直線條的。

中隊戰鬥力不強,在火器和戰艦上已經開始落後,地方官員的**也是明顯的事實,在類似高登這樣的軍官眼裡,中國是不堪一擊的泥足巨人。

當然,也不能說他們完全是錯的在萬曆年間,巡撫可以調集萬人以上的大軍,擊退紅毛番,剿平匪患,不過到天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遊戲小說相關閱讀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