披荊斬棘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6部分,趕屍匠,披荊斬棘,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牛二也過來看了看盜洞,無奈地嘆了口氣,疤瘌棍和來旺已經忍不住罵起來,他們聯想起來,當時進來的時候那個盜洞,肯定是那個傢伙乾的。

但是罵是沒用的,唯一的辦法是找到棺材,搜尋點剩下的東西,回頭再找找那土夫子沒找到的寶貝,也不算白來一趟吧。

四個人互相安慰一會,各自調整調整情緒。

“媽的,這個傢伙竟然從這裡鑽進來,省去多少力量和危險啊,和他相比咱們真是太笨了!”疤瘌棍罵道。

“是啊,怎麼沒想到這‘金井’啊!”來旺也附和說。

“能現這‘金井’,我還領你們從那裡進啊,廢話,肯定這個傢伙知道的更多,讓他佔先了,再說,望天猴師兄得了那猴皮地圖怎麼沒親自來啊,估計他也知道資訊不明確,難以查明,我早就說過,來就是碰運氣,因為這鬥在上邊我就沒看明白。”萬三振振有辭。

“好了好了,都別嚷了,你們,這裡絕對不是放棺材的地方,想想看,如果真把那大棺材放這裡,難棺材呢,最起碼也得留點爛木頭片子在上邊吧。”牛二忽然現這個問題,無疑那土夫子確實是從這裡鑽進來的,但是,這裡應該沒有存放棺床。

“我想起來了,這個地方應該是外棺室,裡邊還有,都別急,就算被佔先,總還得留點明器吧,留盞破燈就比咱們趕一年殭屍值錢。'91''du'”牛二若有所思地說,大家想想,也對啊,這千年的墓,誰能保證不被盜啊,再說咱們就順了人家挖的道來的呢。這麼想想,大家心裡平和了些。

《趕屍匠筆記》記載,中國各代斗的形制雖然各異,但都有基本的倫理,就是天、地、人一體的理念,所謂的風水寶地,就是比較容易得到天上日月精華地上風土靈氣,所以,一個人如果能溝通天地,並充分吸取其中精華,自然產生能,當然他們不說是能,是說可以享受人家福祿,可以使自己的子孫有貴人之命,甚至封侯拜相更甚可以稱王得帝。

所以,人死,是需要敬畏的,要象對待生人一樣對待死人,這也是歷代厚葬的理論基礎,嚴重的時候甚至實行殘酷的殉葬,在明朝時候還有幾個皇帝實行殉葬制度,知道明英宗死的時候立下遺囑,禁止殉葬,以後才去除了這個陋習。

金井是放在棺床的中間,這是整個墓穴中極少的直接接觸土地的地方,直向下通,人們對土地是敬畏的,從古到今中國人都在為土地奔命。重大節慶,帝王們要祭祀皇天后土,土地就代表疆域,土地就代表對生活其上臣民的征服,而這種征服是上天所賜予,神聖不可侵犯的。

春秋戰國時候晉文公重耳在當初逃難的時候路過一片田地,重耳與隨行的貴族門飢餓難耐,便想路邊田地裡的老農乞求一點吃的。老農看著這群落魄而不知稼穡之苦的貴族,什麼也沒說,彎腰從地上捧了一捧土上來,交給重耳。重耳大怒,正欲作,一個大臣忽然起來,朝重耳跪下,說這是上天賜予你的土地啊,說明我們可以東山再起的。重耳一聽,趕緊捧了土叩謝上蒼。

這段故事就說明了從遙遠的古代文明中,就有深刻地對土的敬畏,對土地的掌握決定了對權利的掌握,因此風起雲湧的歷次農民起義均以土地為號召,可見土地在人們心中的地位。

而金井為土通向大地,這個制度歷來如此,因為棺床必須放在風水寶地的最佳位置上,所謂的外棺估計是當時勘察此地的官員認為這個風水寶地有兩個最佳穴位,所以建造兩隻棺床來承接土地靈氣。

人是從自然而來,自然要回歸自然,而自然的基本元素便是天地人,所以必須要使自己達到上通天下通地的級境界才好。

歷朝帝王都對此格外重視,每在動工興建陵墓的時候,第一掀土,都要鄭重地儲存起來,在地宮興建好,放到棺床裡的金井中。據說明朝那奢侈糜爛的萬曆皇帝也是如此,雖然國家在他的治理下已經日落西山,他卻非常重視自己的地下宮殿的營建。親自到定陵巡視為他建造的地下玄宮,他到地下玄宮棺床上看後,將自己帶的一些非常珍貴的珠玉埋入土中,後來,又專門派大臣往裡邊埋了很多珍奇的寶貝,可見,在古代對於金井的重視程度。

大家圍了這外棺床轉了幾圈,沒現任何蛛絲馬跡,更堅定了棺槨仍在裡邊的想法,裡邊還是幽深看不清,肯定還有內宮來存放倌槨才對,這裡就是用來作為靈前祭奠用的。

想到這裡,大家恢復了點信心,繼續往裡探察,順著壁畫覆蓋的宮牆,四個人依然按原來的秩序,往裡行進。

約莫走了三丈長,忽然一扇不大的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遊戲小說相關閱讀More+

美人應如是

連城雪

反派自救指南[賽博]

舟晚渡

料理女王

笑傲網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