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聖境修行說
李莊白肉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1章 聖境修行說,網遊:刀化人間驚鴻客,李莊白肉,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成聖之前,萬族修士皆要歷經半聖九劫。”
“只不過,只有極少部分修士可以走到‘終點’,而絕大部分修士則只能止步於‘中點’,甚至連‘中點’都無法達到。”
“你可知半聖這個層次,夾在兩個大境界中間到底起到了什麼作用?”
宋祁聽姜刑此言,先是點了點頭,隨後又搖了搖頭。
關於半聖層次與聖境之間的關聯,宋祁只是有一些猜測,但並沒有得到證實。
從玩家視角,也就是最直觀的資料面板來看,從半聖這個“境界”開始之後,就只提供百分比的加成,而非固定數值。
當然,在這點上很契合原住民對宋祁所提的“根基理論”。
所以宋祁推斷,後續的聖境提升,很有可能也是這種模式。
無固定數值,無自由屬性,只有百分比加成。
每次提升能獲得多少好處,完全取決於自身的“根基”。
而姜刑所說的“終點”與“中點”,很明顯對應九劫與六劫。
數之極盡為九,所以常規的事務最多都只能到第九次。
而六,也是一個很玄妙的數字。
起碼在往界中是這樣。
它代表著天地間的冥冥規則。
比如修行到第六個大境界,對萬靈皆是一場蛻變,必須要面臨天劫。
而半聖到第六個劫數,便窺探到了黃金色的聖境大門。
這就是天地執行的一種本質規則,很難具體闡述清楚其中的道理。
除非存在造物主,或是超脫現實意義的更高維度生命才能將其完全表達。
“你能悟到這些,說明你已經看到了些許‘本質’。”
宋祁換了一種方式表達,更加符合原住民的措辭。
姜刑則是讚許的點了點頭。
說到修行,這位不是很靠譜的掌教至尊變得很是正兒八經。
“所謂修行,無外乎感知天地,契合天地,掌控天地,超脫天地。”
這四個詞彙,只有“掌控”是相對抽象,包含深意的。
說是掌控,其實是借天地為助力。
但你要是這麼說,就顯得不好聽,不夠有逼格。
半聖這一層次,首先就是聖境的過渡。
法則就是天地之力的具現,而要在半聖這個層次當中學會掌握法則的運用。
否則若是你直接一躍成聖,便很有可能失控。
而法則之力,也將糾纏入後續的每一步修行當中,成為修士密不可分的一部分。
“對於你,對於我,走到九劫只不過就是按部就班。”
姜刑平靜的訴說,但語氣卻充滿一種凡爾賽的味道。
“九劫之後,便是成聖大劫。”
“在大劫的過程中,你要牢記,一定要將九道半聖法則沐浴在雷劫洗禮中,完成蛻變,成為真正的聖道法則。”
“哪道法則沒有蛻變成功,哪道法則便將永遠落後於人。”
宋祁神色嚴肅,不斷點頭,將這要點牢牢記在心中。
當初的玄空就是受到宋祁影響,沒有準備倉促應劫,導致有一道法則沒有完成蛻變。
這使得玄空恨欲癲狂,誓要殺宋祁而後快。
因為這是永遠無法彌補的遺憾,修士這一輩子就只能有一次聖境大劫洗禮。
“九重天劫,分別對應九道法則之力。”
“這也就是為何九劫成聖者要遠遠超出其他修士的原因,因為你天生就比別人的法則多。”
“而背後隱藏的差距,遠遠不止於此。”
“你的潛力,你的天賦,你的位格,都將受到這九次雷劫所影響。”
“位……格?”
宋祁還是第一次在原住民口中聽到類似的描述。
難道姜刑所說的“位格”,就是不同生命層次的劃分。
“不錯,就是位格。”
果然,修行到這種層次的生靈,已經逐步參透生命的真諦。
雖然姜刑並未像是系統一樣,清晰的對七大生命層次進行命名與劃分。
但他從位格的角度,闡述出了明確的生命層次定義。
同一境界的修士,為何強弱之分如此明顯。
最大的原因,就出在位格上面。
越高劫數的成聖者,日後能迎來的位格蛻變便越高。
這是姜刑認為的相對具有普適性的理論,不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