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刷刷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87部分,騾行天下,北方刷刷,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都拆分成好幾個兵種太尉,使得軍權進一步分散於朝臣,但更加集中到吳越大王手中。丞相只能對郡兵發號施令,野戰軍什麼基本沒那些人事情。同時太僕中分設弼馬監,掌管全國馬場及馬匹事務。當然還有新設牧監,這些類似的職位在農部中一樣存在。只是九卿官吏是大王親信,農部官吏是外官,需要一步步從吏爬到官,再透過丞相提名得來。不過農部具體負責全國農事,而九卿更多參與國家農場、國有企業的管理。同樣農部中負責馬匹的官吏,只是指導民間的馬政。九卿中弼馬監是直接掌管吳越本土各大馬場事務。軍馬場是軍隊另外管轄,但是馬匹涉及到的事務必須統一起來,所以軍隊有所有權,管理直接負責人還是弼馬監,當然對全國馬政弼馬監依然有一定管轄權。漸漸吳越官僚制度有點重複交叉起來,要不當官幹嘛,就是內耗一部分,否則精力絕對過剩。
同時吳越釐定官吏基本工資水平,一共分行政三十級,最低基本工資是每月500文,每級別加50文,最高為吳越法院院長、吳越檢察院院長、吳越書院山長這類非管理類職務。每月2000文,不過另外還有崗位津貼和地區加增。這個都是另算。要不丞相拿個1800文不是笑死人麼。當然為了提高各地官吏獎懲,各地農業稅收有分成給當地官吏。最低的吳越更夫一個月500文也足矣生活,這種活計是給那些殘疾人和孤寡。社會的公平就是要給所有人出路,那些特別仇視社會的就只能人道毀滅了,畢竟很多大腦發育不全的再怎麼努力總是有反社會傾向,光傾向也就算了,那些殘缺人士會用暴力來報復社會和大眾。
吳越參眾兩院議員是沒有薪水可拿的,這個也就是說明一個問題,吳越兩院參與政治的人不會太窮,故而也沒那些過於激進的政策推出。而諮議院牢牢把握兩院議案方向,使之沒有擺脫吳越大王掌控。好在吳越大王楊晨毓在政經兩個方面讓全國貴族階層合作參與,沒有那些贏家通吃的情況出現,大家還是很滿意現狀的。
“本次改制將進一步提升兩院對政府的監督和對國家事務的發言權和決策權。”楊晨毓如是說。
“改制還不是改錢,原來少錢的吏員起碼多了兩成,官員沒有啥變化,不知道大王想幹啥?”很多官員這麼想。
“我們不能給出一個超過最強壯勞力掙錢數給一個無所事事的小吏,那樣的話不公平。”臨海侯這麼解釋這次改制。
吳越政府在改制後第一次釋出了兩院提案的政令,不準用金銀納稅。對農民來說可以用實物納稅,包括羊毛、棉花、絲綢、糧食、乾草、木炭和切割成長方體的石條。同時第一次規定了糧食與苜蓿乾草的換算比,也公佈了糧食和雜草比例。吳越政府把收繳上來的糧食乾草作為實物工資支付一部分薪水。楊晨毓這個大王還是蠻贊成實物工資的,在這個年代實物永遠是大大優於銅錢的。
看著堆積成小山狀的南洋銅錠在厚厚的草包被掀開,楊晨毓心下也沒好主意來消耗這些礦產,“怎麼這麼多?”
“我們整個吳越銅礦已近夠用了,可大王你還在南洋幾個易開發的高品質銅礦發掘,我們要這麼多銅,堆著也會爛掉。”
“是啊,你看我要怎麼處理呢?”吳越大王居然對一個小吏客客氣氣。
“大王,製作錢流通世間恐怕不行。”
“嗯?我知道。”楊晨毓低頭看著腳板。忽然想起青銅器來,咱是不是也鑄造青銅器來打賞手下啊。
“為了紀念這次吳越改制,我提案製作紀念品獎賞各級官吏。”
吳越大王楊晨毓的意見像春風颳過大地,有錢拿,有好東西紀念流傳也是不錯。議案自然很快就透過了,不過大家都很疑惑,什麼樣的官吏才有資格拿,當然不會傻到以為人人有得獎勵。
記得當年曾侯乙墓出土的最好的是編鐘,也有其它大墓出土的是鼎。楊晨毓覺得這些都不錯,但是已經有點過時了。不過目前來說怎麼消耗那些銅才是正途,不讓這些銅流通於世。
楊晨毓最後的決定是給自己一個騎馬等身像,給九卿也都是騎馬等身像,給張昭這個丞相準備了一套十二生肖漢服獸頭水龍頭。至於張昭拿來幹什麼,那個是他事情了。大將軍趙雲乾脆就給一尊銅老虎,太史慈給一尊銅獅子,還有許褚自然是銅熊。
當然為了好好獎賞自己,還準備在申港澱山湖邊修建一座行宮。本來吳越各地人民對王室不拿國家供奉已近覺得很對不起大王了,自然這次藉著分紅,獎勵給他們的大王幾座行宮還是很自然的事。澱山湖邊沒有山,只是用三合土夯築了一個二十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