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刷刷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66部分,騾行天下,北方刷刷,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消州刺史的,從來就沒有外放過這類官員,還是集財政軍權於一身的,堅持把人往軍閥上推。楊晨毓拉著臉,下面居然有些素有名望的傢伙還很支援,比如顧雍、邴原這些既得利益者,又比如崔琰這類名士,當然也有出錢換回的沮授、田豐這類。沮授田豐是吳越大王腦子裡殘存的三國人物,故而透過兩衛活動,把一個縣令、一個在家待業青年換回,當然事情也沒這麼簡單,吳越大王是知道的,乾脆連鍋端,把宗族一併以私通黃巾給端回吳越,裡面手段過程甚是曲折。不過這個年代的人呢,有個大優點,端了宗族來,他尾巴就不再翹了,不再那麼故作清高不聽話。當然現在乘著漢庭詔書還是要翹尾巴的。
糜芳出頭,自然看懂吳越大王的眼神,自己吳越那邊的人鐵定是幫大王的,不會違拗,不過也有腦子不清者,會暫時做出錯誤意見來。他這個外來戶必須出來駁斥一番,要不吳越大王臉面何在,難不成外來戶抱團是好玩的麼,那要引起貴族中故舊和前會稽漢軍出身的反彈,雖然吳越政治上還是以筆墨官司為主,萬一被人構陷,全家拆散送往南洋也不是好玩的。北人尤其是士族對南方與生俱來的恐懼感使得他出頭的願望更加迫切,“啟奏我王,小臣不敢苟同。”
吳越大王嘴角翹了下,沒有笑意,因為吳越大王嘴形就是嘴角兩邊向上翹的,看著都是微笑的模樣,其實是沒有表情,不過這次那微微上翹沒有躲過眾人眼睛,吳越大王楊晨毓自己的心思也是暗自表達下自己意思,沒有想隱瞞,“講。”
“諾,漢庭皇帝詔書政出何門?朝廷之事,雖親邦亦不可言,朝廷何如,諸位明公亦是心知肚明。此其一,先不說,大家明瞭。其二,中國遍地賊寇蜂起,而吳越民安國靖,何來用也。其三,兵者國之大事,豈可輕與,雖名士亦有沽名釣譽之輩,得兵糧後安得行事撲朔,前漢故事之王莽、秦之趙佗輩不可不防也。兵者分與將軍謂之正途,國有事,領命發兵,歸則掛印清座朝堂,國之安素如泰也。故臣雖卑鄙,亦不敢苟同。”
邊上知道吳越大王向來喜歡獨斷,兵權中只有郡兵內衛是賦予政府,可丞相上還有三大臣壓著,其實就是家天下。既然糜芳如此乖巧,大家也就附和,吳越大王的脾氣是順毛好擼,逆言的話就有的好看了。來吳越或是無奈、或是被迫,本已覺得委屈,要是再讓吳越大王來個公才高八斗可安軍民、小郡尚缺守望,望先生成全之類,那有得哭了,荀家不是很鳥麼,都送往聽也沒聽過的什麼新亞島做郡守去,一個郡幾百戶漢民人家,說出來都要笑。所以大家紛紛表態,一致支援。弄得吳越大王想打打出頭鳥也沒成。“既然大家如此一致,那就封詔暫不行事吧。”骨頭硬也要看地方,那些無關痛癢的地方,覺得沒必要的話,大家都不會去逆鱗的。
不過這麼放過也是不對的,轉過頭來,“虞越王,最近讀蘇武故事可有心得啊。”
這種事本不該在朝堂上說,小豬一時沒反應過來,“前後一致,心如鋼堅,漢之忠臣楷模,國之良士。”
本來麼楊晨毓就是要藉此說事的,好了小豬真是可親,居然這麼說,哈哈,有得搞了,“嗯,國之良士?何解?是師傅教你,抑或是自己偶的?”
大臣們看不懂,但是沒敢亂插嘴,新亞島那些地圖上劃定的郡有十之七八還沒人去玩,要是亂插嘴搞不好送去歷練一番,不知屍骨可回漢土乎?小豬還是很奇怪,就是這麼一說而已,只能巧辯“國有大小、君有明混、臣有忠奸、民有優劣,士自然有良士劣士。良士國之棟樑、天子之爪牙、民之父母。劣士之屬蠹蟲朽木是也,豈可用作棟樑,與天子安得爪牙之利、蠢豬呆鵝一般幾無可用,與民敲骨吸髓不如糞土尚可肥田,如雀鼠一般。”
“我兒如此說來亦是偏頗了,”大家以為吳越大王要說好話,先放鬆下暗自鬆口氣,沒想成楊晨毓這個嘴還是很毒,“寡人以為,劣士萬民之仇讎、國之蠹蟲當之無愧,剝皮實草不足以洩民憤、炮烙鼎食難以安君心,劣士者,謀逆也、瘋狗也、貳臣也、貪腐也,雖殺之,國亦有損仁義之名。我吳越向歟寬宏優容,雖劣士亦救治。故寡人希望各位回去好好傳達學習蘇武精神,要做蘇武張騫衛青霍去病這般良士,成為國之棟樑、君之爪牙,不要成為萬世唾棄的劣士奸吝。”
前漢之事,蘇武張騫大家還認同,不過衛青霍去病有些傢伙就嘀咕了,不過武將們很高心,至少大王放出訊號,只要有才能、忠君愛國就能上位,武將們暗自偷喜,畢竟再家大業大也有窮親戚不是。
-------
“父王,看這身還行不。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