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罰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部分,民國前十年,痛罰,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是一九一一年,所以西方史學家,都把‘辛亥革命’翻譯成‘一九一一年之革命’。因而我們今日來撰文討論這個‘一九一一年之革命’,首先面對的,便是‘定義’的問題了。

辛亥革命的定義與爭議

我們如望文生義,則‘辛亥革命’只是一九一一年十月十日武昌起義,到一九一二年元旦孫文就職‘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之間兩個半月的事。這個狹義的用法曾為甚多中西專著所採納,然為本篇所不取。蓋‘革命’究與突發的‘政變’不同,它是長期醞釀的結果。只見其果,不明其因,是會引起誤解的。至於廣義的用法,似乎就應該包括辛亥革命的背景,和它立竿見影的後果了。換言之,我們研討‘辛亥革命’事實上是包括清末民初,中國革命運動的全部過程。但是這一段最早期的革命運動,又是哪一年起步的呢?這就有點爭議了。

一般的說法,總認為近代中國最早組織的革命團體,便是一八九四年‘甲午戰爭’爆發以後,孫中山先生於是年十一月二十四日在檀香山所成立的‘興中會’了。一八九四年(清光緒二十年)因此也就是中國近代革命運動的起點。國民黨官書如是說;大陸上的李新教授在其‘中華民國史’上,亦作如是說。

這一點實頗有可議,因為在興中會成立之前,還有楊衢雲烈士和他底一夥同志們在香港所組織的‘輔仁文社’。文社成立於一八九○年(清光緒十六年;另一說為一八九二年),比興中會要早四年多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遊戲小說相關閱讀More+

冷少追愛:寶貝別想逃

不落的滑翔翼

流落橫濱的我今天也在努力歸隊

鈺剡

新安江大移民

猜火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