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死也不說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81部分,大唐萬戶侯,打死也不說,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經很深了,太和城內一片寂靜,城門都已落鎖,似乎所有的人都已經睡著了,只有天空的雨還在不知疲倦地下著,這時,大街上傳來了雜杳的馬蹄聲和軲轆轆地車輪聲,一大團黑影向北門緩緩而來,李清等了近三個時辰的目標終於出現了,原本無聲無息的城牆上開始有人影在輕微晃動。
來人正是疲憊不堪的吐蕃正使倚祥葉樂,他遊說了整整一天,拜訪了三個南詔高官和二個南詔大商人,效果還可以,有一人當場表態支援南詔與吐蕃建立同盟,另有兩人表示還須考慮一下。
“大人,前面就是北門了,我去叫門。”
一行人漸漸到了北門,其中一名隨從上前,要求士兵開門放他們出城,他們有國王的特批,可以夜間出城,李清輕輕點頭,示意士兵開城門,兩道城門‘吱吱嘎嘎’被拉開了,吐蕃使團催馬便行,已經過了近一個月,天天都是如此,當思維成了慣性,倚祥葉樂的衛兵們便放鬆了警惕,兩百護衛中先有一百人先跑出城去探路,將倚祥葉樂的馬車丟在了後面。
馬車開始進入城門甬道,就在這時,‘當!’地一聲,城樓上傳來一聲鐘響,無數火把霍地點燃,將北門一帶照成白晝一般,緊接著外城門轟然關閉,從北城門的兩邊湧出大隊身著南詔軍服的唐軍,他們手捧鋼弩,堵住了城門,箭如雨發,向甬道里飛射而去。
就在外城門合攏的剎那,倚祥葉樂立刻反應過來,‘不好!中計了”他大吼一聲,毫不遲疑下令命士兵們強行突圍。
馬車伕和馬已經被射死,馬車傾覆,倚祥葉樂跳下馬車,混在士兵中,準備隨他們一起逃命,忽然大腿一陣巨痛,一支流矢射中了他,他一個趔趄,腿一軟,險些摔倒在地,可就在這時,另一支箭帶著死神的獰笑,悄然無聲地向他咽喉飛撲而來,倚祥葉樂根本躲不過,他猛地睜大了恐懼的眼睛,‘噗’地一聲,箭穿透他的喉嚨,他全身的力氣逐漸消失,跪倒在地,此時萬箭飛來,似乎所有的箭都對準了他,將他射成刺蝟一般,倚祥葉樂當即被射死,慢慢向前摔倒,又過了片刻功夫,所有的吐蕃人都被射殺殆盡,就這樣,原本在日後成為吐蕃宰相的倚祥葉樂,竟死在了南詔城下,而這一切,只因為一隻異蝶飛入唐朝,歷史便悄悄改變了它行進的軌跡。
半個時辰後,大論遇襲的訊息傳到了吐蕃軍營,年輕氣盛的尚息東贊立刻點齊全部士兵,向太和城北門火速趕來,雨越下越密,更給這個陰鬱的深夜帶來一絲寒意,個士兵的腳下都粘滿了黃泥,沉甸甸的,走一步都感覺鞋要掉下來,吐蕃軍行軍速度開始減緩。
這時,前軍忽然發出一聲喊,橋被拆斷了,尚息東贊縱馬上前,抹去臉上的雨水,打手簾細細望去,只見一條大河橫亙在面前,視線從大河又轉到兩旁的道路,道路兩旁是黑黝黝的樹林,樹林裡霧靄迷漫,左面樹林裡突然傳來一聲馬的嘶鳴,聲音不大,他卻聽得異常真切,一個不安的念頭從他心底升起,“難道樹林裡有埋伏不成?”
這念頭一起,他越想越害怕,猛地反應過來,剛剛還有人跑來向自己彙報大論出事了,那時橋卻沒斷,這說明橋是剛被人拆斷的。
“快!速速後退,有埋伏!”
他大吼一聲,調轉馬頭便逃,但已經晚了,突聞一陣梆子響,鋪天蓋的箭矢射來,比雨更密更急,大隊士兵措不及防,一下子被射倒大片,連尚息東讚的戰馬也被射中幾箭,悲鳴一聲轟然倒下,將他貫下馬來。
樹林裡衝出了大隊身著南詔軍服的唐軍,喊殺聲喧天,密密麻麻有數千人之多,向大道上的吐蕃士兵席捲而來,吐蕃士兵們早嚇得魂飛魄散,一邊叫喊,一邊跌跌撞撞向回逃,但鞋重路滑,但沒逃幾步便被唐軍趕上,一陣刀光劍影,人數佔優且士氣高漲的唐軍立刻將吐蕃軍殺得屍橫遍野,李嗣業一馬當先,他手提陌刀,從雨霧中筆直向尚息東贊衝來,巨大的身軀如鐵塔般聳立在他面前,‘刷!’一刀劈頭砍來,尚息東贊順手摸過一隻盾牌迎擋,但所來一擊如狂斧劈山,盾被劈成兩半,他只覺頭頂如同被撕裂開來的巨痛,眼前一黑,便什麼也不知道了。
天寶四年四月,唐軍在南詔襲擊吐蕃使團,包括吐蕃正使倚祥葉樂在內的一千多人,除數十人僥倖逃出外,其餘全部被殺死,由此,南詔的局勢徹底被攪亂、攪渾。
第一百三十二章 水落石出
吐蕃使臣被殺事件象龍捲風一般席捲了南詔,也震驚了大唐朝野,李隆基在第三天便接到了高展刀的八百里飛鴿傳信,在信中詳詳細細記錄了這次刺殺的經過,李隆基即驚訝又興奮,倚祥葉樂是吐蕃的死硬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