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死也不說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49部分,大唐萬戶侯,打死也不說,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人已捂住喉嚨軟軟倒下,竟一聲也沒叫出來。
荔非守瑜從嘴裡取下刀。“去通知都督,可以上了!”
一名小兵答應,象鼴鼠般竄進草叢,轉眼便不見了人影。
片刻功夫,數百人四邊包抄,將十幾頂帳篷團團圍住,一個人也沒有走脫。
一眾船伕從夢中驚醒,茫然而驚惶地望著獵獵火光中地軍隊,只穿一件單衣,在夜寒中瑟瑟發抖。
“將他們分頭帶下,逐一拷問口供。”。
“都督,他說自己是慶王的小舅子。”荔非守瑜將一名矮冬瓜般的男人扔到李清腳下。
這男人忽然認出了李清,連連磕頭求饒,“李侍郎饒命!李侍郎饒命!”
“你認識我,這倒不好辦了!”李清嘴角帶著冷笑,緩緩將刀拔了出來,刀鋒冷森森的,似乎要殺人滅口,頓時將那男人唬得大小便失禁,暈厥過去。
“將他帶走,好好問他的口供。”
李清見此人膽小怕死,好地證據,我怎會捨得殺你!”
言罷,他大步走向船隊,一刀將首船的油布劈開,白花花的鹽立刻出現在眼前。
“慶王殿下,人贓俱獲,我倒要看你這次怎麼交代!”
李清得意一笑,回頭拍了拍榮睿的肩膀,道:“你們的訊息不錯,這次我會賞你們一艘大大的海船!”。
天色微明,一匹快馬飛速馳向揚州城,馬上之人在城下高聲叫喊幾聲,又射上一封文書,片刻,吊橋放下,城門開了一條縫,快馬衝上吊橋,從門縫中穿了進去,又過片刻,急促的馬蹄聲在刺史府前嘎然而止,馬上人很快便被領進刺史府。
“什麼,那些鹽船已經被李清抓獲?”
李成式被驚得目瞪口呆,他顧不得披上一件外衣,赤腳單衣便跳下床來,一把揪住報信之人,惡狠狠道:“你有沒有看清楚,真是李清嗎?”
“屬下發現軍隊想去報信時已經晚了,至少有五百軍,為首之人正是李清。”
“廢物!”李成式一把將他推開,一屁股呆坐在椅子上,先是假帳,然後只隔一天就被找到了這批鹽,自己真是大意了,實在小看了李清,不應該聽慶王那蠢貨之言,應該在假帳事發後將這二十萬石鹽歸庫就好了。
他的心彷彿沉到了深淵,冷汗順著他的額頭流了下來,二十萬石啊!這可不是一個小數字,若慶王不承認,這個黑鍋就得自己背了。
他忽然跳了起來,又急聲問道:“那慶王的小舅子呢?是死是活?”
“姚三郎被抓住了!”
李成式只覺頭皮一陣陣發麻,姚三被抓住,慶王是逃不掉了,可皇上若要為慶王脫身,自己地下場會更慘。
‘冷靜!冷靜下來!’李成式揹著手在房間裡來回踱步,不停地告誡自己,他勉強穩住了心神,仰頭望著房梁思索,‘當務之急,是要以最快的方式通知慶王,然後想方設法將這批鹽毀掉,至於姚三郎,能殺則殺!’
一刻鐘後,三羽飛鴿撲打著翅膀,向遠方飛去,瞬間變成了三個小黑點,直至消失不見。
天色大亮,李清在二百多騎親隨地護衛下,返回了江都縣,查獲的鹽並沒有隨他而來,而是別處安置,被他留下地四百軍隊最嚴密地控管。
人證、
有了,但這還遠遠不夠,李隆基要的不是他兒子犯事而是錢,至少五十萬貫解押進京,才能讓李隆基嚐到甜頭,繼續支援他的鹽政。
一行人回到了署衙,荔非守瑜沒有離開,他叫住了李清,“都督,二十萬石鹽決非小數目,還抓住了他的舅子,慶王極可能會狗急跳牆,屬下以為我們要加強戒備,防止被人暗算。”荔非守瑜說完,便靜靜地望著李清,他也是多智之人,只從今天發生之事,他便可推斷出慶王的下一步不是殺人滅口,就是暗箭傷人。
“你說得不錯,我們不能吃暗虧,從現在起,你就為我護衛長,全面負責大家的安全,尤其是郡主那邊,更要加派人手,任何可疑之人靠近,格殺無論!”
李清冷冷一笑,從今天開始,他與慶王的鬥爭開始真正進入白熱化,任何一步都不能疏忽,大家鬥智鬥勇,就看誰手段更辣,心腸更狠。
荔非守瑜領命自去安排人手,李清大步走進署衙,將第五琦和劉晏找來,他先問劉晏道:“這兩天,有多少民間的鹽田來備案?”
劉晏取出一本冊子遞給李清,道:“外州的來了不少,揚州反而不多,只有十三戶。”
“十三戶?”李清接過冊子,眉頭緊皺道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