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格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45部分,我意三國,丁格,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一切的確定工作之後,眾人便開始商議返回襄陽的道路。為了避免劉繇軍的追擊,諸葛軍顯然不可能從大路行走而返回襄陽的。那麼走小路就成了必然。但如何行走,如何避開豫章一帶的各種勢力,如山越住民之類的就成了眾人最需要思考的問題。這本來就是一件麻煩的事情,但由於僚幕之中有羅照、羅茂這兩個豫章本地人的存在,卻也稍稍會有些輕鬆。
不過由於這事情羅嗦的很,工作量大,倒也不是區區幾天就可以完成的。在這樣的一段時間裡,眾人一邊照顧諸葛玄,儘可能的讓他得到最好的治療,一邊這決定了兩件事情:
一個是,讓諸葛玄的夫人王氏先帶著兩個小鬼諸葛鈴和諸葛鈞先回荊州;
另一個是,讓負責諸葛軍情報工作的甘海,努力加強對豫章方面情報的進一步收集。畢竟那裡是敵人的地盤,所有危及諸葛軍安全的訊息大體都是從那邊傳來的。
諸葛玄的夫人王氏是在諸葛玄清醒後的第三天離去的。隨行的還有魏延和諸葛玄手下的一百家兵。他們是負責向荊州的主君劉表通報這邊情況,儘可能的求得各方面的支援。
而關於豫章一帶的情報也在諸葛玄清醒的第五天之後,陸陸續續的出現在甘海的手中。因為現在是非常時期,甘海大都是將情報整理成為一個有條理的事實,再付上佐以說明這一切的原稿,交給軍中實際掌權的倆人:張機和黃忠。
根據甘海所得到的情報,再攻打諸葛玄的劉繇軍後方,新近崛起的孫策正蠢蠢欲動。在劉繇擊敗諸葛玄的第十天,孫策軍開始向鄱陽、豫章兩地進發,開始攻擊劉繇軍。這是一場混戰。兩地民心慌亂,大量青壯之民被拉去充軍,許多人因此而在戰爭中喪失性命。更有不少了為了逃避上戰場的命運和苦難的生活而成為自暴自棄的亡命之徒。他們專以獵殺逃亡者,襲擊戰敗的軍隊,以獲取高價和必要的物資。
雖說諸葛玄軍到現在為止雖然敗落了卻還有六千餘人,可一旦繼續呆在豫章,那絕對會成為這些人的襲擾目標。當然他們並沒有消滅自己的實力,但天天的襲擾絕對會讓整個軍隊變得更加疲憊,同時對諸葛玄的傷情也沒有任何的好處。
“我們必須儘早的離開這裡,不能繼續在這個危險的地方呆下去了。”這是諸葛軍眾人在看了情報之後得出的統一結論。
在諸葛玄清醒之後的第五天早晨,諸葛軍終於啟程開撥了。因為是要到荊州去,對於軍中的那些在豫章招收來計程車兵而言無疑是背井離鄉,因此在李晟的建議下,諸葛軍在開撥之前召開了一次全軍士兵大會,讓所有計程車兵自願選擇離開或者留下。
“自願為主,願留者留,願去者去,散發金銀,須留兵甲。”這是李晟他們給這士兵大會定下的基調。在這個基調之下,諸葛軍陸陸續續的又離開了一批人,等到這天早晨出發的時候,全軍還有五千五百多士兵。
“看來我的訓練還算是不錯。”看到這樣的情況李晟滿意的笑了。要離去的都是他親自訓練的新軍。雖說原來足足有一千五百人的隊伍,眼下只剩下了五百多人,光離去的就有八九百之多,但李晟對這樣的情況還是頗覺得欣慰的。因為他知道,剩下的這五百餘人是真正聽從自己的,他們對自己的忠誠只怕能和那些跟自己一起在徐州戰鬥過計程車兵們相比了。
“沒有用任何的思想教育,在短短的半年裡就能留住這麼多人。看來我的本事還行哦。”李晟對此頗有些沾沾自喜。
眼下已經是建安元年,在這一年李晟和諸葛亮,以及整個天下的最高統治者皇帝都在萬分的艱辛之中迎來了他們的十六歲。
只是和幾乎沒有什麼軍隊保護的皇帝相比,李晟和諸葛亮這一行似乎還算是相當的順暢。
走自豫章啟程的山路,是沿著著贛水的支流南山而行,那是被稱為南水的支流。諸葛軍沿著這樣起伏不定的山路進入宜春縣。
為你儘量不影響諸葛玄的傷勢,隊伍行進的很緩慢,以便有修養的時間,但這終究是有限度的。這麼多人,而且都是軍隊在一個地方停留稍久,那很可能會引起附近居民的注意,而造成緊張的氣氛。因此眾人都不敢大意。
負責照顧諸葛玄的除了醫師張機以外主要就是以徐海為主的浮屠教信徒們。雖然他們在諸葛軍中算的上是投降者,但在幾十天的相處中他們的行為表現卻贏得了眾人的讚揚和信任。漸漸的成為照顧諸葛玄的準“近衛”部隊。
由於有了浮屠教信徒的擁護,諸葛玄的隊伍終於能在宜春的仰山一帶停留下來,進行修整。在這裡他們暫時可以不那麼擔驚受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