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格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63部分,我意三國,丁格,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當韓遂、馬超引者手下十餘萬人氣勢洶洶的趕到決戰場的時候,出現在他們面前的除了一望無際的原野之外就沒有任何東西了。他們所期待的曹操大軍,根本就是連一個影子也不曾看見。
曹操這個老匹夫,不守信用,真是氣煞我也。一向奸猾的韓遂也被曹操這無禮的舉動挑起了怒火。他衝動的提出以大軍去攻打曹操防守的關城,得到了所有人的同意。
然而此刻的關城已經在曹操手下十萬軍士日夜的加固擴張之下變成了一個並不必潼關差上多少的高大關卡。雖然這關卡實在是有些長了,但用來曹操用來守護這關卡的人也多啊,再加上韓遂他們自己是一怒而來,並沒有帶上攻城的器械。於是攻打關城的結果就變得十分悽慘了:韓遂想揮兵攻城,卻被城牆上一潑如雨的箭矢給射了回去,除了陡自損失了一萬多人,憋了一肚子的怒氣之外,卻是什麼也不曾得到。
吃了苦頭的韓遂引兵返回華陰,曹操也不曾追他,只是就這樣又過了幾天。曹操終於收到一個他等待已久的訊息,華陰城裡的西涼軍糧盡。曹操大喜,迅速的放棄了關城的防守,而與潼關的曹仁部一起將華陰城緊緊為了起來。此刻,曹操軍是二十四萬,華陰城裡的西涼軍是八萬,而且缺衣少食,每天都有因為日益寒冷的天氣而死亡。到了這個時候,曹操已然鎖定了戰爭的順利。眼下,他考慮的只有一個問題究竟如何來獲取這個勝利的果實了。
到底該怎麼辦才好呢?就在這曹操苦思冥想著的時候,曹操軍中的兩個大膽的校尉跳了出來,說是要向曹操獻策。
哦?你們說你們有辦法不費一兵一卒的解決華陰城裡的這八萬人?曹操冷眼看著這說是有計謀要獻給自己的兩個中年將校,看似無意的把玩著手中短刀,淡淡的說道:但願你們不是要騙我才好。若是不行,我可是會拿你們的頭顱問話的。
不敢,不敢。那兩人吞吞口水,似乎顯得有些不自信,但在曹操的冷眼之下,他們還是定定的站在了那兒,沒有離開的樣子,這計謀已是我們考慮許久的了。用來對付華陰城裡的這一群烏合之眾,我們有八分的把握保證能夠成功。
八分?這也不小了。曹操淡淡的笑了笑,問道:計將安出?
我聽說關中諸將雖然向來以馬騰、韓遂二人為首,但卻只是表面上聽從二人的命令,實際上卻出於相當獨立之中。而馬騰在世之時,馬韓二人也只是表面上和氣稱兄道弟,本身卻是一山不容二虎的暗中較勁。如今馬騰作亂身死,關中諸將以為馬騰復仇的旗號而與我們作戰,可以想象的是,在他們當中真心想徹底打敗我們的也只有馬超一人。或許韓遂也有幾分想法,但他的想法卻是建立利用打敗我們事實而確立其西涼第一領袖的地位,至於其他的個人則各有各的念頭,未必會真心出力。可以說西涼諸將聚在一起組成聯軍,但這個聯軍卻是令出多門,無法統一,幾乎和昔日討伐董卓的關東聯軍如出一轍,皆是烏合之眾,只是很可惜的主公並不是董卓那個笨蛋罷了。兩人中的一人上前一步說道:如今,主公已經用了辦法將他們圍在了城裡,即使我們不做任何動作,一兩個月後,他們只怕也是要死絕了。不過以主公仁慈的個性恐怕不會用圍死這麼一個絕戶之手段。而全力攻城,雖然可以在短時間裡,拿下這裡,但卻是讓我軍損失慘重,故主公也不太願意用這一出。既然不可急攻,也不願意緩行,那麼主公為什麼不從他們互相之間的獨立關係入手,用離間的手段來對付他們呢。關中的諸將大都是大老粗,只有那韓遂還有些計謀,可他只有一張嘴是說不過其他人的,更何況還有馬超這麼一個剛勇無比且無謀少智的將軍呢。利用韓遂和馬氏一脈私下裡的對立和馬超這個剛猛的個性,我想只要有一封書信,便足以讓華陰城裡的傢伙們發生內亂,讓他們自己把城池開啟,投降於主公了。
用書信?我和韓遂並不熟。這信可不太好寫啊。曹操故作為難的說道。
不必寫什麼重要的東西。主公只需像是給一個平常的朋友寫信那般,所以些普通的事情就可以了,這些應該寫的清楚明晰。至於那些要請韓遂做什麼內應的事情,不妨也明寫上,然後再故意的塗抹一番,弄得含糊不清,便足以讓所有看見這封書信的人心懷他想。聽曹操如此說道,那兩人中的另一人卻是著急起來,直接把這書信究竟該如何寫給曹操說了。
什麼?這樣的亂搞一氣能起到那樣的作用?曹操聽了他們解釋正在若有所悟的沉吟當中,但站立在曹操身旁的許禇卻是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的甕聲質問道。
若是在一般人手中使出這樣的書信,外人見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