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格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50部分,我意三國,丁格,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也許我的運氣並沒有那麼差呢?魯肅唸叨著這一點,企盼已久的倦意終於湧上心頭,令他不由自主的閉上了那細長的眼睛。
從柴桑前往長沙的使者之船,在江上逆流的行駛了三天三夜,終於在長沙城東北的民港上停靠了。魯肅帶著呂範和隨從從船艙中步行出來,抬頭看看了天上那剛剛升起的日頭,心中不由得又是祈禱一番:希望一切都會很順利吧。
帶著對於結果的未知,魯肅走在了長沙城的大道上。因為並沒有事先將情況通報給李晟這邊的緣故,這一次前來長沙的他和上一次為了周瑜的病而偷偷跑來一般,根本就沒有得到使者的待遇有人專車接送他的來往。
不過這對魯肅來說並沒有什麼不適的。他帶著他身後的人們漫步走在由碼頭通往城中的大道,兩眼靈動的張望著這四周的情況。長沙城很繁華,這是他上一次就知道的事情。雖說他也曾去過號稱是能夠跟昔日的洛陽相媲美的襄陽城,但就他看來襄陽的繁華度並不如李晟所領這座長沙城。
魯肅是第二次看見這樣的繁華了。可儘管如此,他依舊被這樣的繁華給吸引住了心神。事實上不單單,他自己是這樣,就是他身後的那群人也毫不例外的如此。他們都是第一次看見如許繁華的城市。那些在自己的身前左右不斷來往挪動的人群,總是時不時的遮住了自己的視線,卻是給自己對這座城市繁華的認知做了很好的註腳。
子敬,這兒真的是長沙城嗎?見到如此的景象,跟在魯肅身後一步的呂範不由自主的發出如此的囈語:我總覺得除了規模,他可是比我昔日所見的洛陽城要熱鬧多了。呂範的年紀比魯肅要大上一些,在年輕時的遊學中他曾經見過那還不曾被人毀壞的洛陽城。那時的洛陽城可是天下第一的城池,而眼前的長沙城在他看來除了城池的四圍因為三角洲的地形限制而無法達到洛陽城的那種規模之外,實在是比他昔日所見的國都要更好許多,也更熱鬧許多。這是一座商賈之城。看著從城內到城外那滿滿一條街的商鋪,呂範這樣覺得。
是,又不是。魯肅看著呂範那吃驚的模樣,微笑著給了他這麼一個似是而非的回答。
怎麼說呢?呂範不解了。
這裡算是長沙城的範疇,卻不是長沙的主城。事實上我們現在所待的這個地方,是原來的長沙城,現在的長沙市。自從建安九年之後,長沙城的人口漸漸突破五十萬之數。原來的這裡已經不在能夠容納百姓的居住。於是,作為長沙太守的李晟便以巨資在眼下這個長沙城的南邊建築了一座新城。長沙的太守府和百姓的居所都已經移到那兒,而此處的這個長沙城這被該做的長沙市,成為長沙與外界的交易所在,妓院、酒樓、茶座、客棧、飯館、倉庫、店鋪,如今的長沙市大都是以這些為主。雖然相應的設施在長沙城裡也有,但絕對沒有這裡這麼多。就像是以前襄陽城的大堤區一般,這外頭的長沙市,無疑就是長沙城的大堤區。魯肅微笑著向呂範解釋道。他是來過一次長沙城的,對於長沙城的這些事情自然就比呂範知道的更多了。
原來如此。呂範瞭解的點了點頭:那這裡不就是長沙的外城了?
真是這樣。魯肅微笑著應道,當先一步往前方那高高大大的城門走去。
那是外城的南直門。過了這裡,再經過一段大約一里長的空曠之地,便是到了長沙新城的新北門下。所謂新北門不過是對長沙城北區層樓的一個統稱罷了。事實上在長沙新城北面的這三個城門,並沒有什麼特別的稱呼,只是籠統的按照各自的方位由數字編排而成。雖然後來有人看出了李晟野心,建議他把自己的居城如國都一般,給城門上不同的封號,但卻是被李晟堅定的拒絕了。
與其花這個精力去想這些華而不實的事情,倒不如費上一些精神去構思更完善的城池呢。李晟撇撇嘴卻是堅定的拒絕了這一點。
李晟好造城。這是這些年來一直流傳在長沙城坊間關於李晟的一個說法。誰也不知道這個說法是從哪裡傳出來的。不過長沙城的百姓們,看著自家主公居然專門成立了那麼一支只負責建造而不負責作戰的隊伍,整天在這新城的城頭上忙活著些什麼,便也相信了關於李晟好造城的這麼一個傳說。
對於這個傳說,魯肅也是聽過的,不過他既沒有完全的相信傳聞,卻也沒有對傳聞不屑一顧。因為他已經看到了長沙新城的模樣,憑著自己的瞭解,他從軍事角度來看,這長沙城卻是頗不簡單的:
首先長沙新城城和魯肅所見過的所有城池都不同。它並非用單層的城牆來鑄就,而是用了雙層城牆。外面的一圈城牆稍稍的矮一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