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格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324部分,我意三國,丁格,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進攻。
就在孫權還沒有完成完全的戰爭準備之時,關羽的烽火臺卻是搶先完成了構築。這預先一手的防禦,讓孫權不由自主皺起了眉頭。江東的水軍已經比不得全盛時候的那般強盛。雖然這幾年孫權死命的擴軍,不斷的造船,使得水軍的規模稍稍有些恢復,但這其中大多數是新手,戰力孱弱無比的事實,還是讓孫權為之頭痛。以這樣水軍能在關羽方面做出應對的同時強擊襲破關羽嗎?孫權對此是不報多少希望的。他認為自己需要做些什麼令關羽放下心去。
使者再一次被派出了。這一次他們往見劉備,卻不是再為了爭執什麼,而是為了一門親事:孫權的兒子要與關羽的女兒結親。雖然眼下這兩位當事人年紀都還小,但以孫權的說法是,先訂親也是無妨。
對於孫權的這個提議,劉備倒是歡迎的很。畢竟前些日子鬧得那樣不愉快,最擔心南線出問題的人還是劉備。他眼下北面抵擋曹操已是十分辛苦了,卻怎麼耶不希望有人在自己的後方給自己插上這麼一刀。既然孫權提出這樣的要求,那就證明孫權還有打算和自己同盟下去,對於這一點劉備可是高興了。他以很高的規格接待了了孫權派來的使者,並一口答應下這麼婚事。這是不需要經過關羽同意的,因為他劉備不但是主君,還是關羽的大哥。
訂親的事情辦得很是順利。而負責訂親的使者在空餘的時候有意無意的提出要讓關羽撤除沿江之烽火臺的事情,也很自然的得到了劉備的認可。劉備親自寫了一封書信託東吳的使者將之送給關羽,其中就說明了結這麼親事的重要性和撤除對東吳防備的建議。
關羽是高傲的,不太容易被別人說服的。若說這世上還有那麼一個人可以說服關羽的話,那這個人絕對是劉備。
在接到了劉備的書信之後,關羽的眉頭就糾在了一起。作為一名父親,他是不願意自己女兒嫁到東吳去的,在他看來建業那個剛剛建成沒有幾年的地方無疑是一處蠻荒之地,但兄長在書信裡所說的那些必要性,卻讓他不得不贊同其中的某些觀點,現在絕對還不是和孫權鬧翻的時候。
好吧!就當著使者面,關羽沉吟了半個時辰最終點了點頭,不過他雖然答應了,卻還有自己的要求:我的女兒不是去當人質的。所以,在我女兒及笈之前,我是不會讓她到東吳去的。訂親可以,人過去卻是另外。
好吧。對於關羽這樣的要求,本來就得了準信說這個婚約只是為了讓劉備放心警惕的一次欺騙活動的使者卻是一口答應下來,畢竟只要沒有正式結婚,要怎麼翻臉都是無所謂的。
於是在兩邊的代表交換了各自的文書,信物之後,兩個素未平生的小孩之間的婚約,便這樣確定下來在他們互相之間都不清楚的情況之下。
江東的使者回去了,而關羽也將江邊用來看守烽火臺的大部分士兵北調。不知道是不是關羽終究對孫權還不放心的緣故,即使是把士兵北調,關羽卻依舊在烽火臺上留下了最低數量,卻是能夠保證烽火臺正常運作計程車兵。
為什麼要這樣呢?周倉不解的詢問自己的將軍。
因為我不放心啊?關羽皺著眉頭說道。
不放心?周倉瞪大了眼睛。
嗯,不放心。關羽捻著鬍鬚點了點頭:江東孫權向來是一個要強的人,不到他自己危急的時候,他怎麼會想到示弱?尤其在這樣的時刻,江東的那幫小人表現得強硬才是正常,如現在這般,一整個就是反常到極點的表現。對於這樣的反常,我又不是傻瓜,怎麼會看不見呢。若是因為結親而忽略對東吳的防範,以致兄長的大業出現問題,我可就萬死難抵其罪了。
原來如此!周倉終於恍然了。
關羽這邊的戒備只是稍稍的鬆懈,並沒有真正對孫權開放完全,這令孫權依然頭痛不已。
怎麼辦?他再次召集氣自己的手下向他們詢問解決問題的辦法。
因為總動員令已經發出,對劉備的作戰再也沒有更改的餘地,故而一向反對與劉備交戰的魯肅等江夏軍團的將領也出現在作戰會議的席位之中。應主公的要求,為消滅劉備而出謀劃策,這也是他們眼下所要做的事情。
此刻孫權的問題雖然發出,但眼睛卻是有意無意的瞄向魯肅、呂蒙兩人。很顯然就孫權自己來說似乎也只有這兩人能為自己提供相應的計策。
儘管有士別三日,當刮目相看之語,但單純的比腦袋靈活度,計謀的思慮度來說,呂蒙的在這方面的能力是比不上魯肅的。就在他還在思考的時候,魯肅卻已經給孫權提出了一個建議:是不是,可以用某種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