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格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75部分,我意三國,丁格,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主公,不可啊!張魯手下最重要的兩人,閻圃和楊松都不約而同的開口說道。難得的一致令兩人感到驚奇的互相對視了一眼,而後又迅速的錯開眼去,將目光凝聚在張魯的臉上。

那急切的想讓張魯收回成命的目光讓張魯覺得奇怪,什麼時候這兩人竟有了如此一致的看法呢?你們有什麼意見嗎?張魯問道,他的眼睛在閻圃和楊松的臉上轉了一轉,最後固定到了閻圃的臉上:伯園,你先說說你的看法?

師君,我曾聽說在赤壁之戰前,也有人想讓孫權投降,但魯肅卻告訴了孫權這麼一件事情:眾人皆可降曹操,惟將軍不可降曹操。何以?如肅等降操,當以肅還鄉黨,累官故不失州郡也。將軍降操,欲安所歸乎?位不過封侯,車不過一乘,騎不過一匹,從不過數人,豈得南面稱孤哉!這話當初對於孫權可以如是,今日對於師君亦為如是,甚至師君之投降於李晟,根本就比不上孫權之投降於曹操。畢竟,曹操在掌握著朝廷,還可以給孫權封侯。而李晟呢?他不過是一個交州牧,其本身也不過是一個侯爵,又如何能給師君封侯?更何況我等如今並非沒有一戰之力。雖只有南鄭一城,但城中尚有十萬之中,糧草軍械也可以支付一年有餘,若能死守城池,李晟軍於地不耐久戰自然會退去,師君依舊可以於這漢中稱王。孰得孰失還請師君明見。閻圃懇切說道,即使眼下的情況已是如此的困難,但他依舊對能夠打退李晟抱有很高的信心。他認為只要自己堅持下去,那事情便一定會有所轉機的。

閻圃對這事情有信心,但張魯沒有。他聽了閻圃這一通自以為是的老調重談之後重重的搖了搖頭,臉色鐵青的想發作些什麼,最終還是強制忍耐了下去。他知道閻圃是為了自己好,也知道閻圃所說的那些情況很有可能在自己投降了李晟之後出現,但現在還有什麼辦法呢?自己打不過人家啊。無奈,他只好將目光轉到了楊松那兒:松,你認為呢?

軍師的話是很有幾分道理的,但軍師卻看不清眼下的情形。在見識到了敵人的氣勢和援兵的到來之後,我們的守城軍還能有多少戰意呢?楊松扭動著自己那肥胖身軀之上的碩大腦袋,反駁著閻圃的話:守是守不住了,但降也降不得。為今之計,我建議主公選擇走這麼一條路。往北去涼州,佔據一邊城,那或許還可以憑藉著我們還算不弱的軍隊割據一方。只要不招惹別人,還能稱王道孤不已呢。

咦?張魯聞言輕呀了一聲:你的意思是逃?他對此覺得很意外,但仔細的想了想似乎又有幾分可行之處。他盤算著:如果真的能帶著自己的隊伍從這南鄭逃出去的話,那確實有可能向楊松所說的那樣佔一個偏遠的城池,再過一過自己的小日子。雖然這以後的日子肯定沒有現在這麼好受,不過怎麼也比投降好多了,當然和抵抗到死為止那更是沒得比。唔,這主意不錯。張魯點了點頭,看向楊松的目光充滿了感激,松,你可真是我的肱骨大臣啊。他讚賞道,隨即下達命令:全軍做好突圍的準備,我們今夜就從東門出去。這是他最後的決定了,他打算按照楊松所建議的那樣出城逃亡。

這師君可是見張魯就這樣急匆匆的下達的命令,心中有所不甘的閻圃急切的想說些什麼,卻被張魯一揮手給阻止了。

伯園,不必多說了這件事請就這樣決定下來。你若是有心思,就由你來負責撤退的工作吧。張魯直接把任務交給閻圃。這也是很正常的事情,在張魯看來,楊松是隻可以拿來為自己做私活,拿來伺候自己的,而真正正經的大事則需要交給閻圃這樣富有才幹的人來完成一向以來他都是如此安排的。

既然這樣,那好吧。見主公如此的堅持,閻圃微微的沉吟了一下隨即答應下來,他考慮的一下此刻的局勢,便向張魯做出第一個意見:師君,我看是不是派人把府庫都給清了。我們既然要棄城而走,那便最好不留給李晟軍任何東西。畢竟,我們以後到新的地方也需要相應的錢糧來發展啊。

這個嘛張魯琢磨起來:能不能做到呢?說實話聽了閻圃的意見他還真有些心動啊。

不可。就在張魯還琢磨不已的時候,一邊的楊松又一次的出言反對道。

為何不可?張魯覺得有些奇怪了。

師君,我們眼下可是逃命啊。帶著那些罈罈罐罐是走不快的,必然會被敵人給追上。到時,出了城,處於野地之上的我們又如何能抵擋敵人的追兵呢?這完全是陷師君您於大不義之中嘛,伯園此言其心可誅!楊松望著閻圃惡狠狠的攻伐道。作為小人的他和那閻圃是絕對的冤家對頭,在張魯軍中,他們從來都是針鋒相對的。

這也是。張魯迴心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遊戲小說相關閱讀More+

重生之商界大亨

方片2

招惹多金壞痞

千頃寒

網遊之聖騎威武

閒來一看

重生暖婚:隱婚老公,寵翻天

喬木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