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格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373部分,我意三國,丁格,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按照李晟的估計,自家的勢力一旦完成這一系列計劃,自家的經濟實力將有可能膨脹到現在的三倍,而軍事實力將有可能是現在的兩倍。

到時,我或許就有了可以同時面對曹操和孫權的能力了吧。李晟這樣想著。他對未來總是充滿了期待。

**

混亂了一年的建安二十二年,便在最後幾個月的平靜之下悄悄的過去了。隨著成都城裡那令人驚奇的爆竹聲響起,建安二十三年總算是來到了大家的面前。天下人都以為這應該是極為平靜的一年,但卻不想從建安二十三年的正月開始,北方的曹操那兒卻是發生了一系列變故。那是一個令天下人覺得震驚的變故:曹操封王了。

訊息從許昌傳到成都已是三月初了。本來是不需要花費這麼多時間的,但曹操那邊的賈詡重新整頓以後情報組織玄黃,卻讓李晟這邊的白衣遭到了很多麻煩。他們似乎是把白衣作為一個挑戰的目標,在白衣傳遞這個並不顯得怎麼重要的情報上,派了很多阻止的人手。

不過,訊息最終還是傳到了成都。在三月盛開的春花之下,李晟和他手下的人們開始商討這件事情。因為在這件不大不小的事情後頭,李晟他們看到了曹操和孫權聯手合為的蹤跡。

聽說曹操稱王的這個引子是孫權引起的。孫權給曹操去了一封信說是,公之功於國乃是無可比擬,且天命在公,願公秉承天命登基為地。對於孫權的信曹操是苦笑這的,他彷彿看了數遍,說了兩句話來:孫權這小子是想把我放在火架子上烤。如果天命真在我身上,我當為周文王。這是曹操自己所說的話,雖然當時也下達了保密之令。可這話還是引起了曹操手下那些人的動作。他們迅速的行動起來,向皇帝建議,冊封曹操為魏王。因為這件事與自己這邊的關係並不大,因此羅照就像是說故事一般,把這件事情摻合了一些流言說得動聽無比。

皇帝就這樣答應了?我記得這樣的事情和昔日高祖所定的盟約不和啊?對於曹操會稱王的事情,李晟是早就知道的。在記憶中的後世裡,他只是把這件事情當作一個故事來聽,大體上是聽過就算了,可在來到現在的這個時代,他才真正的知道由公到王的阻力會有多大。眼下他聽說曹操稱王了,他頓時有些好奇曹操稱王之事究竟引起了人們怎樣的聯想和風波。那一定是驚心動魄的,而不會平平淡淡。李晟這樣肯定的認為。

皇帝當然不會就這樣答應了,可又有什麼辦法呢?儘管這和當年高祖所制定的白馬之約不符,但現在皇帝自己的性命都被掌握在曹操的手中,曹操要做什麼,皇帝又怎麼能夠反對呢。皇帝現在可是連一句賭氣的話都說不出來呢,就算他有什麼不滿,也只能放在心裡去想了。羅照給了一個令人並不意外的答案,這也算是極為正常的解釋,以曹操那強悍的行為,他怎麼可能讓皇帝有反對的機會呢?想來在曹操壓迫下整個封王的大典一定是在一個和諧的氣氛中進行的吧,這似乎是肯定的。

皇帝現在就是一個明顯的傀儡我們也不去說他什麼。倒是曹操那邊難道就沒有什麼別的新聞嗎?我依稀記得曹操陣營中的某些人似乎在這方面上和曹操並不是一個想法的啊。他們在這裡是否有什麼舉動呢?李晟對皇帝的反應並不怎麼關心,畢竟,皇帝就是那個樣子,對於曹操從一直以來皇帝都是有心無力的。

確實是有了舉動。羅照的表情變得嚴肅起來,曹操手下的軍師荀攸在這件事情上對曹操表達了他隱晦的反對意見。當下曹操的臉色就很不好。之後,也不知發生了什麼事情,荀攸便在家中自盡了。曹操雖然下令要厚葬荀攸,但荀攸出殯的那一天卻是和曹操登基的那一天同時,結果幾乎沒有什麼人去送荀攸。

還真是可憐啊。聽羅照如此說無論是李晟還是孔明或是在這兒聽說這件事情的其他人,對此都扼腕不已。他們都聽說過荀攸的名聲,也都很佩服荀攸的能力。對於這麼一個為了曹操一直盡心盡力的智者卻最終死在自己說忠心的主子手裡,他們心中不知道有怎樣感受:在自己主公最興奮的時候提出並不適合,且是阻止了主公更進一步的建議,荀攸確實是有些不識抬舉了。不過以他過往的功勞,就算他再怎麼不識抬舉,也不應該就這樣被曹操逼死啊。不要說什麼這件事情和曹操無關之類的話語。這樣的話騙騙一般人還可以,騙自己這些明白人那並不比掩耳盜鈴好上多少。

不過這也是沒有辦法的事情吧。曹操既然說出了自己要當週文王的話語,那麼他便肯定要為他的兒子考慮。曹操現在老了,聽說他的身體也很是不好。沉默了一下,李晟這樣說道:似乎曹操對自己兒子們沒有什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遊戲小說相關閱讀More+

重生之商界大亨

方片2

招惹多金壞痞

千頃寒

網遊之聖騎威武

閒來一看

重生暖婚:隱婚老公,寵翻天

喬木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