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格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62部分,我意三國,丁格,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因為我自己制定了軍規啊。”李晟吃得急了一下子也顧不上所謂的禮儀,還沒把口中的東西咀嚼吞嚥下腹,便含糊的開口解釋道:“我的軍規不僅僅是我軍中的人要遵守,有些就連長沙郡的大小官僚也要遵守,其中關於這吃喝問題的便是如此。我規定,凡是長沙郡軍職者和官吏,無論級別大小,凡於酒樓館肆就餐而不給錢者,接以貪汙而論,其過百貫者斬首。這是我自己都必須作出表率的命令。所以今日的宴請,這錢我還是要出的,雖然這是我自己的產業。”
“啊這樣嗎?”左慈驚訝起來。他先是驚訝,隨之便轉為了感動。他覺得李晟如此嚴格的要求自己確實是很難得。是以,他決定向李晟效忠:“使君之求賢若渴,我已知之;使君之愛民如子,我亦見之。如今我更感受到了使君立法之清正嚴明,知道了使君欲以王子犯法與庶民同罪之心,這是很不容易的事情。使君能做到這些,這令我十分的欽佩,若使君不嫌棄我左元放愚頓,我願附驥於使君馬後,供使君以驅馳。”
這是十分正規的效忠,比左慈前頭在小屋中對李晟說得那些要嚴肅多了。對於左慈如此的行為,李晟自然是樂得有些忘乎所以了。他高興得其他話都說出不來,只是含著口中的東西,大聲的說了一個“善”字。
風捲 第二十六章 柔風輕撫(全)
夜深沉而悠遠,無盡的黑色幕布將所有的光都籠罩再自己的手中,讓人在恐懼的同時也,不由得伸出無限的遐想。
眼下已是建安八年的七月,南方依舊是安定的很,但北方的戰爭並沒有結束。昔日北方最大的霸主袁紹已經隨著官渡、倉亭兩場決戰的失敗而陷入了困境,袁紹本人更因此憂慮成急死於去年的五月。隨後袁家分裂,袁紹的三個兒子分裂成了兩派,一派以長子袁譚為首,一派則以幼子袁尚為主。至此袁家的勢力以從困境變為了絕境,只有被曹操一點一點吃掉的份,而沒有再次崛起的可能。
“唉,真是可惜了。本初的兩個兒子怎麼就這麼不爭氣呢?若三兄弟同心協力的話,也能和曹操一拼啊。”訊息傳到荊州,劉表不禁嘆息起來,隨即又有些後悔的對被他延請至此的劉備說道:“真是不該不聽你的建議啊。誰也沒有想過曹操遠征袁紹竟會耗費如此之久的時間。若是按你當初所說的派精兵襲取許昌的話,我們現在已經就能看到曹操的苦臉了吧。失去了一個機會,真是”劉表長嘆一聲,不說了,只是一個勁的往自己的酒杯裡倒酒。他無疑是鬱悶的,因為他不是傻子,他已經可以看得出來,隨著曹操的進一步強大,自己所處的荊州很有可能將成為曹操下一個攻襲目標。
“自己的身體已是不好了。顧忌也就只有那麼幾年可活。一旦自己死去,那荊州將成什麼樣子呢?長子劉琦雖然也有些本領,但卻懦弱的不足以保家國,幼子劉琮雖然聰慧,但年紀甚小,只怕也。上天為什麼不讓我多活幾年,看來這荊州是要託付給這位賢弟才可以呢。畢竟以他的才能如果能輔佐我的兒子抵禦曹操,那我的荊州應該還能儲存下來的。”劉表沉吟著,眼光怔怔的望著劉備,心中依舊在盤算:“他究竟對我是不是忠誠呢?”
身為君主最關心的並非是臣下能力高低與否的問題,而是臣下對自己的忠心是否足夠的問題。只是高明的君主會不遺餘力的去提高臣下對自己的忠誠,用交心,用賞賜,讓臣下一步一步的跟上自己的戰車。而愚蠢的君主,大都只懂得一步又一步的對被他懷疑的臣子進行防範,進行迫害,往往不忠於自己的小人之臣沒有找出一個,而忠心耿耿的直臣卻被貶下了不少。於是,人心日散。
信任與懷疑是一把劍的兩鋒,具體如何的抉擇這往往依靠君主自身的氣度和御人之道了。
雖然沒有任何作出令自己懷疑的事情,但劉表就是有些懷疑劉備。這和他當初懷疑李晟是不同的,那時候的李晟是眾多人詆譭的物件,而眼前的劉備則是自己託付大事的物件。
“如果劉備對我忠誠的話,那一切尤好說。如果不是,那豈非把我的領地白白的送給了他麼?”對於這個劉表並不放心。儘管他大度,但依舊沒有大度到可以隨意將自己的所有交給別人的地步。
於是,他打算試一試劉備,考驗一下他對自己家中之時的看法。這也是很合理的事情,畢竟劉備是自己的兄弟,是同族,自然是一家人了。他先說起那失去機會的事情,看看劉備對自己不聽他言是否有什麼怨懟。當然,這些都是那心中暗已思念東西,並沒有表露在臉上。身為君主,他已對那喜怒不行於色有了很深的瞭解。
“兄長不需要對一次機會的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