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部分
笑傲網路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9部分,解放戰爭全記錄第四卷-風捲殘雲,笑傲網路,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個軍八個師約4 萬餘人,其第68軍軍部位於貴池,三個師分佈在東流至湖口線,第55軍軍部位於貴池,一個師位於烏沙問至貴池段,兩個師位於三野渡江正面之銅陵、青陽地段,第96軍軍部位於段家匯,兩個師分佈在吉陽大渡口至烏沙閘線。敵縱深地區僅有第17兵團侯鏡如率兩個軍在聯縣至寧國地區。我軍整個渡江地段之敵戰鬥力較弱,機動部隊極少,且皖南地區有我游擊隊活動,成為我有利的突擊方向。但白崇禧集團置主力於我渡江地段之右側,嚴重威脅我側背安全,其夏威兵團又以九江、安慶為據點,向望江、太湖。潛山伸出警戒部隊,企圖遲阻我軍接近江岸,並破壞船隻或將船隻劫至江南岸,防我渡江。
二野遵照中央軍委和總前委指示,根據當前敵情,確定戰役要首先抓緊突破江防,渡江後著重密切協同三野行動,保障其鉗形突擊的成功,並視敵情變化而不失時機地向敵縱深發展。遂決心以三個兵團並列在貴池至馬當間寬約100 公里的正面,以安慶東西地段為重點實施突破。具體部署為:第3 兵團由安慶以東至棕陽鎮段渡江,挺進敏縣(即徽城)截斷徽杭路,爾後沿公路東向杭州;第5 兵團在安慶以西至望江段渡江,爾後速沿浮樑、愛源直出攤縣,控制浙贛線,斷敵退路;第4 兵團於望江至馬當間渡江,爾後沿江東下,接替第9 兵團監視蕪湖敵軍的任務,並準備參加奪取南京的戰鬥。各部隊在突破南岸後,即向兩翼擴張,主動接應兄弟部隊登陸,協同作戰。暫歸二野指揮的四野先遣兵團(司令員兼政治委員肖勁光,副司令員陳伯鈞、韓先楚,副政治委員兼政委部主任唐天際,參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