津夏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26部分,護唐風流,津夏,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長安的一大壯觀景色。

除了灞河兩岸的美景吸引人外,還有一個原因讓灞水和灞橋讓世人熟知,那就灞橋是東出長安的必經之地,一般人出長安都是從東面出行的,這也使得灞橋上來往的車馬很是密集。

年年柳色,霸陵傷別,長安人送客東行,多在此折柳贈別,車粼粼,馬嘯嘯,許多人的淚灑在灞橋上,這也使得灞橋成為一座離別橋、傷心橋,盛傳灞橋附近的柳樹,低處的柳枝都有被人折光的現象,這也成為灞橋邊獨特的一景,也有許多文人墨客在此留詩作別,讓灞橋、灞河的名聲留傳千古,連後世的劉逸都是知道。

劉逸來大唐兩年多了,但卻一次也沒到灞河邊遊玩過,這讓他萬分的遺憾。後世時候劉逸到西安玩,開車往華清池、秦俑方向去遊玩時,曾經路過灞河灞橋,在過了灞橋收費站時,也曾下車駐足觀看景色,但後世的灞河邊風景已經不在,灞河裡的水很少,有挖沙船在作業,許多地方沙灘裸露,也沒見幾顆柳樹,讓人很是失望。

後世的灞橋也早已不是如今這個時候離人告別的的灞橋了,灞橋邊的離亭也早就不知埋到哪兒去了,盛唐時候讓人迷醉的景色已經不在了。

很多時候,歷史翻過一頁,很多美好的東西就不存在了,就如眼前的美景,還有許多著名的人兒。

身處這個時代,劉逸有種強烈把一切都抓住的想法,就如面前這個在原來歷史上鼎鼎大名的才女,一定要讓她成為自己的女人。

美人兒就在自己懷裡,劉逸在感覺得意的同意又有些不真實,再看看周圍的景色,也是那麼的不真實,與記憶中後世的景色美上太多了。

如今雖然是仲秋的時節,柳絮飄飛似雪的景象已經不再,但灞河邊還是很美的,到灞河邊遊玩的人還是有一些,劉逸和上官婉兒策馬跑到灞河邊,從灞橋上過了河,到了河對岸後,劉逸放開韁繩,讓馬兒慢慢地奔跑。

“三郎,我們找個地方下來吧!”上官婉兒轉頭對劉逸說道。灞橋上劉逸沒停,到了河岸,劉逸還不下馬,讓她有些奇怪。

“婉兒,你春日時候有沒有來過灞河邊?那‘灞橋風雪’的景色如何,你有沒有看到過?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遊戲小說相關閱讀More+

如戲

孤悟

不朽天途

天馬行空

錦桐

閒聽落花

被鴿子o偷聞資訊素後

慕叢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