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來讀網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57部分,明朝第一駙馬,獨來讀網,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江大戰。”

“嗯!”李定國繼續念道:“在富良江的南岸,安南軍李朝停泊了戰艦四百多隻,使得宋軍“欲濟不能,欲戰不得”。在無可為計的情況下,宋軍便打算在江中系一道浮橋,以次進兵。但管帶先鋒奇兵的人卻急不能待,便先從北岸搞到了一隻木筏,渡了五百名士兵過江,對李朝部隊的竹扎的軍寨且砍且焚,然而找不見敵人。在這五百人登岸之後,又把空筏駛回北岸,準備續運救兵。不料在木筏離開南岸之後,敵方的軍隊竟從各方會合,共同擒殺宋兵,宋兵斷絕後援,眾寡不敵,陷入嚴重困境之中,有很多人被敵人擁入江中,其餘則或死或逃,全部潰滅。另有苗履率領的一支部隊,屯駐在郭逵的大營以西六十里的如月渡。李朝降將黃金滿這時也引導他們綽取捷徑,渡富良江而趨交州城。但方在前進,立即被郭逵追回。為的是不使他們再蹈那支先鋒奇兵的覆轍。經受了這次失敗之後,馬步軍都總管燕達認為應當將計就計去轉敗為勝。他還認為,兵法致人而不致於人,如果乘這次失敗而示之以虛弱,便一定可以誘使敵人到北岸來應戰。在宋軍做出一些怯懦懼戰的假象之後,敵軍果然決意出戰。敵軍在出戰之前,知道北宋派出的水軍船隻已被阻截在東涇港口,未能駛入富良江內,卻故意派出一些間諜去設法欺騙宋軍說,北宋水軍將領和斌、楊從先所率領的戰船,馬上就要到來會師了。這樣做的目的是:既要使宋軍鬆弛戰備,也要使宋軍把溯江而上的李朝戰船誤以為是宋方的水軍。緊接著,李朝軍隊就出動了好幾萬人,鼓謀北上,迎戰宋軍。在北宋南征軍的前軍於接戰時又一次被敵人打敗後,郭逵急率親軍參戰,燕達也率軍繼進,這才把敵軍稍稍打退。隨後,騎兵將領張世矩、王愍也率領騎兵參戰,各處所設伏兵也一齊出動,才最後把敵軍打得大敗。敵軍將士陷沒在江水中的不可勝數,敵方的左郎將阮根被宋軍俘獲。”

艾能奇略加思索之後說道:“看了這些前人的事蹟,我覺得宋軍之所以沒有獲得全勝,是因為水軍沒有能夠及時進入富良江,以至於前鋒孤軍奮戰,而後軍只能隔江干著急。”

劉文秀說道:“我軍水師是由海霹靂施琅率領,船堅炮利,應該不會重蹈宋軍覆轍。”

李定國搖了搖頭,說道:“未必,我們的水軍船隻龐大,未必能進入富良江的腹地啊。我到有個想法,可以效法當年的劉裕,以精兵強渡如月江,然後在灘頭立卻月陣。先尋得立足點之後,再以大軍渡江。”

艾能奇奇道:“卻月陣不是劉裕用來對付北方騎兵的嗎?”

李定國笑道:“用兵不能刻板,雖然卻月陣的初衷是用來對抗北方的騎兵,但是一樣都是在灘頭設立陣地,兩頭抱河,以河岸為月弦。劉裕那時用的是大弩,我們現在有的火槍火炮威力遠勝大弩,而面對的敵軍也不是鐵騎洪流,只要運用正確,就算沒有水軍協助也一樣能成事。”

“炮營準備!”

又一陣急促的馬蹄聲從炮營陣前疾馳而過,一百二十名操炮手急步向前,將四十門十二磅炮推到陣前,火捻子的亮光閃過,四十支火把已經被引燃,只等王樸一聲令下,操炮手就會毫不猶豫地用火把引燃炮膛上的引線。

“炮營發炮!”

這一次,再沒有傳令兵從炮營陣前策馬疾馳而過,只有守在炮車邊上的四十名小旗同時揮下了高舉的腰刀。炮手迅速以火把引燃了炮膛上的引線,然後疾步跑到十步開外,兩手捂耳蹲到了地上。

“呲呲呲”引線冒著青煙迅速燃進了炮膛。

“轟轟轟”

四十門大炮幾乎同時咆哮起來,一團團耀眼地火球從炮口呼嘯而出,熟鐵炮球呼嘯著從炮膛中飛出。

如月江對岸的安南軍前鋒緊張地簇擁在一起,儘管河灘地面上的土質相對鬆軟,炮彈跳彈的殺傷不會太大;只要是及時的閃避開就沒有什麼大礙。但是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要躲過呼嘯而來的炮彈,真可以說是電光火石之間等明軍炮彈呼嘯聲靠近過來之後;這些安南軍士卒立刻是傻了眼;對方的炮居然能打這麼遠。在落點附近的人只要是四散跑開場面頓時是混亂了起來;眾人亂成一團;互相推擠。結果四十枚熟鐵炮球;沒有一枚落空;達到了最好的殺傷效果;血肉橫飛之後;就是淒厲的慘叫。

安南軍也有大炮,不過是仿自荷蘭的老式大炮,而且列在陣後,主要目的是用來在等明軍渡江時轟擊明軍所用。

李隕石大叫道:“快把大炮拉上來~快把大炮拉上來。”

安南軍炮兵在幾個荷蘭紅毛的呼呼喝喝下把六門老式大炮拖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遊戲小說相關閱讀More+

重生甜妻:厲先生的私寵

秋二月

罌粟妖妃

笑傲網路

炮灰npc成了全員白月光

枕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