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來讀網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7部分,明朝第一駙馬,獨來讀網,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這,就是呂文洲所謂的捷徑了“宋公子,如果你能把老夫這本《群英譜》讀熟、讀透,再加上幾分運氣,榜上有名的機會還是有的~”呂文洲鄭重其事的點了點頭宋友亮一陣激動,急不可耐的拿起《群英譜》翻讀起來於是宋家湊了一筆錢為宋友亮捐了監生,然後宋友亮又經過幾個月的突擊強化訓練,宋友亮真的站到了崇禎十年八月山東的鄉試考場上。鄉試在山東省會濟南府舉行,許二多和張石頭以前見過最大的城市就是萊陽縣城,如今進了濟南府,直嫌自己少生了幾隻眼睛。呂文洲也很久以前才來過一次濟南,雖然也是有一種鄉下人進城的感覺,但是比許二多他們的上躥下跳斯文多了。只有宋友亮不以為然,呂文洲還道是宋友亮氣定神閒,志在四方。
一進濟南城,最先看見的就是氣勢恢宏的德王府,明天順元年,明英宗朱祁鎮復立長子朱見深為太子,同日封其餘四子為德、秀、崇、吉四王。被封到德州的德王朱見潾為英宗次子,初名見清,因愛戀濟南湖山泉水之勝,以德州地方貧瘠,風沙過大為由,要求改建王府於濟南,然而這一請求卻沒有得到明英宗的批准。直到明成化元年,明憲宗朱見深繼承皇位後,才批准德王改其駐地為濟南。成化三年,朱見潾來濟南就位。獲准改駐濟南後,朱見潾所作的第一件大事便是以珍珠泉為中心大興土木,修建德王府。德王府系在濟南城區最繁華的地段——原濟南公張榮府邸舊址上擴建而成。德王府亦稱”德藩故宮”,據說,德王府佔地廣大,濟南城內有三分之一的地都被囊括,為明代濟南城中最大的建築群。它東至縣西巷,西至芙蓉街,南至今泉城路,北至後宰門街。
【16】馬賊偷襲
濟南貢院始建於明朝洪武年間,當年的貢院規模比較大,南起小布政司街,往北直到大明湖南岸。濟南貢院,是明清兩代進行”鄉試”的地方。貢院內的主要建築就是”號舍”。所謂”號舍”,就是秀才們參加考試的地方。和現在的考場設定不同,當時所有參加考試的考生,每人獨居一間”號舍”,”號舍”門外有衛兵把守,進行全封閉式的考試。
考生進入”號舍”之前,還要經過嚴格的搜身檢查。明清的科舉保安十分嚴格,要求達到”片紙隻字皆不得帶入試場”的程度。除了在進場前由衛兵仔細搜查外,乾隆年間對考生的穿戴還專門作出了嚴格的規定:不論是帽子還是衫、袍、褂,都必須是單層的。皮衣和氈衣要去掉裡子,襪子用單層的,鞋用薄底;其次,考生用來裝考試工具的袋子也不能有裡子,硯臺不能太厚,毛筆的筆管必須空心,木炭只准兩寸長,燭臺的柱子必須空心通底,糕點都要切開檢查。考生裝用品的籃子要編成玲瓏格眼,以便搜檢。在接受檢查時,考生的內衣、內褲,都要解開。
“號舍”內十分狹小,勉強容下一人,內有可以移動擱置的木板數塊。白天,將木板分開,上層是桌,下層是凳。晚上,將木板並在一起,又成了臥榻。考試整天進行,吃喝拉撒全在其中,其滋味不亞於坐監牢。考生應考時除必備文具外,還需攜帶生活用品:提籃、食盒、食物、飯碗、蠟燭,甚至便器、臥具、取暖用炭等等。山東歷來是教育大省,濟南貢院規模最大時,號舍曾達到1。5萬間左右。
宋友亮到了貢院才發現和自己一起參加考試的,都是些三十來歲的中年人,甚至還有頭髮黑白夾雜的半老頭。呂文洲低聲對宋友亮說道:”徒兒,為師摘抄給你的那些文章可曾背熟?”
宋友亮點了點頭,沒有說話呂文洲莞爾道:”為師打聽過了,這一次主考官喜歡行文華麗,你的文章如果能將忠君愛國,不惜以死報國之類的話語為基礎,榜上有名,機會不小哦~”
宋友亮笑道:”這裡人多,不方便行大禮,要是學生真的高榜得中,一定厚報恩師~”
呂文洲輕輕捋了捋鬍子,笑道:”為師既然教你,自然是希望你青出於藍的~~”
考生陸續進場,先是學政宣讀據說是皇帝親筆題寫的考場紀律,大抵是不許作弊什麼的,文章很長,考生們站在火辣的太陽下暴曬,各個汗流浹背,但是每個人的神情都興奮不已。好不容易讀完了聖上的教喻,眾考生和考官們一起山呼萬歲,並將貢院的大門關閉呂文洲送宋友亮進考場之後,便和許二多以及眾家丁在附近貢院牆根街一家客棧裡小憩。
三天之後,好不容易等到宋友亮才從考場出來,來到客棧與呂文洲等人匯合。
“徒兒,如何?”呂文洲忙問,緊張、興奮的神色溢於言表“多謝恩師提點,摘抄的文章與考題有些關聯~~”宋友亮也抹了抹額頭的汗水,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