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來讀網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7部分,明朝第一駙馬,獨來讀網,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這什麼味兒啊~”許二多第一個跨進庫房,一股夾雜著發黴和鐵鏽的味道撲面而來,仔細一看,許二多傻眼了,只見堆放在庫房裡的兵器早已朽爛不堪。腰刀從刀尖一直鏽到刀柄、長矛的木杆脆的小孩子都能折斷、弓弩的弓弦一拉就斷、盔甲一提起來,甲片象下雨一樣嘩嘩地往下掉宋友亮臉色鐵青,左安明則臉色慘白,”公~~公子~~這~~~”
宋友亮一把揪住左安明的領口,怒喝道:”這是怎麼回事?”
“這~這都是早年置辦的,之前弟兄們忙著餬口,多年沒有~~沒有~~”左安明結結巴巴地答道“混賬~~”宋友亮手一揚,把左安明推到一邊,”召集所有工匠,連夜趕造~~”
“尊~遵命~~”左安明連滾帶爬地出去叫人宋友亮又轉身對眾人道:”叫大夥看笑話了,我看不如大家把這些兵器抬出來,能用的就用,能修的就修,不能修的就扔一邊。再挑幾十個力氣大的兄弟,一起幫著軍械局的兄弟們幹活~~”劉滿倉挽起袖子,露出發達的肱二頭肌,”我劉滿倉雖然不會鑄刀,但是有的是力氣~~”說著他和範順寶領上六十多人幫忙去了。
海陽所聚齊了八百丁壯,短時間內要打造出八百把制式腰刀是不可能了,時間緊急,所以左安明因陋就簡,對工匠們說道:”造腰刀是來不及了,大家就打雙手帶吧~~”雙手帶即朴刀,使用時,兩手握者刀柄,像使用大刀那樣,利用刀刃和刀本身的重量,來劈殺敵人。就其長度而論,不是長兵器,而屬於短兵器一類。朴刀全長約60…150cm,刀刃長度在45…70cm之間。從外形看,和大刀沒什麼兩樣,但是和大刀相比,刀刃(即刀身部分)佔的比例比較大,這是朴刀不同於大刀的最明顯之處。由於是用兩手握著使用,故又有”雙手帶”之稱。
許二多聽說要打朴刀,歪了歪嘴,說道:”雙手帶?響馬草寇才用那玩意兒~~”
左安明其實也是沒辦法,不無調侃的笑道:”我的劉大將軍,改日我再給你煉青龍偃月?”
許二多也聽出了調侃的味道,但是他現在是宋友亮的親隨,自然身價不一般,於是他反唇相譏道:”左總旗,趕緊打刀吧,不過,你把海陽所的丁壯都弄成了馬賊土匪的樣式,小心公子怪罪~”
於是,海陽所人兵分三路,一路人馬日夜警戒,一路人馬日以繼夜的打造兵器。穿綴盔甲的甲片,全堡上下人人以殺馬賊,保家園為念。就是小孩子也做彈弓,捏泥丸。第三路人馬則由宋友亮的母親宋李氏牽頭,發動全堡的婦女幫忙不分晝夜的搶收小麥十天時間裡,海陽所打出了四百八十杆朴刀、十杆火槍、六十九套盔甲和三百張弓。宋友亮還知道工匠們做了一門飛雷炮,飛雷炮是一種解放軍創造的自制武器,也稱炸藥拋射筒,最初叫”飛送炸藥”,是一種威力極強的土製炸藥包。這種又稱炸藥拋射筒的武器的主體就是一個空汽油桶,在其內填充發射藥後,把捆紮成圓盤形的炸藥包放進去,然後點燃發射藥,就能把20公斤的炸藥包拋射到150…200米的距離上。這種武器口徑絕對驚人——桶有多粗,口徑就有多大,巨大的炸藥包產生的強烈爆炸衝擊,對於無防護的叢集士兵具有較強的殺傷力,一些較為簡易的工事也會被毀壞,但對於裝甲目標應不具足夠的打擊力。只要在它落點半徑5米內,一切生命體或工事都難以逃命。說到底,這種炸藥拋射筒和重型臼炮有著某種相似之處,大仰角使用,射程較近,但威力驚人。宋友亮還在堡外做好了距離的記號,在距離壁壘三百步、二百步、一百步、五十步的地方用小石塊做了標記。經過精心準備之後,海陽所上下眾志成城,單等半天雲前來受死。
到了第十一天,小麥已經收割了六成,就在眾人猜測半天雲會不會來的時候,海陽所東面的十三屯內,一股濃濃的黑煙沖天而起。十三屯是一處屯屋,因為這個屯屋的是第十三座屯屋,故此得名,海陽所其他屯屋也大多以這樣的規則命名。
鐺鐺鐺~~鐺鐺鐺~~~海陽所裡以及各屯屋裡的警鐘被一起敲響,丁壯們手拿兵器衝上壁壘,嚴陣以待。八月流火,海陽所丁壯滿臉大汗,也不知道是因為緊張還是天氣熱。很快,十三屯的敵樓上豎起了一面小紅旗,小紅旗插在一個草包上。小紅旗表示著敵軍有一千人,插在草包上表示敵軍都是騎兵。在這個沒有電報電話的年代,宋友亮不得不傳授一些旗語來作為通訊的手段一陣馬蹄聲隆隆,一條黑線出現在地平線上。馬蹄揚起的黃土高高飛揚,漫天飛舞三匹駿馬脫離陣線,來到一片小土坡上,為首一人騎一匹棗紅色高頭大馬,年紀四十歲上下,方面大耳,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