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來讀網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49部分,明朝第一駙馬,獨來讀網,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榭齷�疚嗆稀�
接下來就該辦正事了。宋友亮首先一刀裁掉了六千人中的一半,被裁汰的老弱都發一筆一次性的安家費,然後願意自謀出路的就自便,願意繼續留在軍中的就安排到登州五衛去做工。
接下來,宋友亮按照自己組建海陽衛五營的辦法,讓鄧右揚、蘇自興、李躍、劉文明、吳廷賓、張光六名營官自己招募各級軍官,再有各級軍官自行招募士兵。
陸軍編制小旗下轄十人、總旗下轄五十人、百總下轄一百人、把總下轄五百人、千總下轄一千人、營官下轄三千人、參將下轄五千人、副將下轄一萬人。
水軍編制設水軍副將一名,統帥整隻水軍。參將二名,作為左右翼指揮官。每艘戰艦設艦長一名,職位同陸軍營官;設大副、二副、水兵官、火炮手長各一名,職位同陸軍千總;其餘職位同陸軍編制因為沿用了軍官要對自己招募來的部下負責的原則,所以各級軍官挑選士兵的時候非常謹慎。加之這次招兵的規模遠比在組建海陽衛五營時要大得多,所以花費時間較長。
在這次建軍的過程中,宋友亮又在軍中設立了一個新的職位——在營一級單位設立糧官,在總兵幕僚中設立總糧官,由沈履素擔任總糧官,統管全軍後勤工作。從此以後,軍餉、軍糧、軍器的申領和發放全部由糧官負責,由各營糧官到總糧官處申領,而總糧官直接對總兵負責。
入京宋友亮貴為一鎮總兵,所以原本只是暫時入京面聖的父母變成了在京城久居,除非宋友亮放棄手中的兵權。就連岳父德王和幾個兒子都奉旨到京城居住去了。最最鬱悶的是,連新婚不久的老婆萊陽郡主都被以“太后想見侄女”的名義接到宮裡去居住了。
宋友亮苦笑不得,暗道俗話說用人不疑疑人不用,崇禎把自己差不多有的價值的親戚統統拉到北京作為人質,這叫一個前線手握兵權的將軍情何以堪?萬一橫下一條心,你手裡就算有人質又有何用?
不過,眼下的宋友亮顧不上這些,他現在最需要的是一個能為自己出謀劃策的智囊和幕僚。
【102】你我推薦
登州同知王子林為他引薦了一個人,此人名叫張遇留,字封留,明末新泰縣生員人。張遇留從小就胸懷大志,目睹國家衰微,時局動盪,為了保家衛鄉,他發起在新泰組建民間武裝,共立民軍十三營。張遇留出資招募家鄉弟子五百餘人。不僅張遇留本人能文能武之外,他還有一個弟弟,名叫張志顏,生的虎背熊腰,武藝過人,尤善騎射。這兄弟二人自為一營,號稱“知方軍”,戰鬥力是民軍十三營最強的。
王子林與張遇留是發小的好友,曾多方位張遇留引薦。但是張遇留為人方正清高,不善逢場作戲,所以每每碰壁。王子林知道宋友亮的為人,也知道他急需幕僚,所以特地向宋友亮引薦張遇留、張志顏兄弟二人。
宋友亮知道張遇留是明末山東著名的抗清英雄,於是特許張遇留在當地募集鄉勇,一個月後,張遇留率領三千新泰勇來到登州拜見宋友亮,宋友亮出城十里迎接。入城之後,又以上賓之禮款待,拜為軍師。張志顏拜為營官,三千新泰勇仍號知方軍,先發半年軍餉,仍由張志顏率領。
張遇留感激涕零,不過他倒是很謙虛,說道:“張遇留何德何能,軍師之職受之有愧。”為報知遇之恩,張遇留又為宋友亮引薦了一個人。“此人名叫殷洪盛山西省平陽府太平縣人,崇禎四年進士,為人賢明練達,慷慨好義。鄉人聞其賢,紛紛拜投門下。他手下的五大弟子:陝西同州府蒲城縣人蔡德忠、直隸宣化府懷來縣人方大洪、直隸順天府涿州人馬超興、山西絳州人胡德帝與李式開、以及山西縣代州人楊才,直隸大林人林亭等,都是一方豪傑之士,俱都慕名來歸。大人如果得到此人充當軍師,必可上報國家,下安黎民。”
“洪門始祖殷洪盛?”宋友亮心裡大喜不已,如果有了他的加入,自己就可以利用他在江湖上的影響力,為自己羅織一張情報網。“只是我與這位殷先生素昧平生,這麼貿然的~”
張遇留笑道:“雖然封留一直沒有考上功名,但是與諸多前輩倒是時常有來往,譬如原兵部右侍郎、如今已經致仕的畢孟侯先生。”
“畢孟侯?你說的可是原兵部右侍郎畢懋康畢先生?”宋友亮忙問“正是。”張遇留答道“那他老人家的《軍器圖說》你可讀過?”宋友亮忙問張遇留笑道:“家中正藏著一部,這就命人取來獻給大人!”
“那到不用,只是如果封留能把畢老先生請來登州,那就大功一件!”
張遇留笑答道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