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來讀網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40部分,明朝第一駙馬,獨來讀網,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對司禮監掌印太監王德化傳旨:倘若湖廣和陝西方面的捷報到來,立即到瀛臺向他奏明,不必等他回宮。
一到金鰲玉蛛橋,左右大液池水波盪漾,蒲葦瑟瑟,一片清秋景象。一陣涼風吹來,崇禎的頭腦猛然一爽。他望望瓊華島,心想今日沒有工夫登瓊華島,等去大光明殿降過香以後不妨先來團城休息一陣,一覽西苑全景,然後再去瀛臺用膳。於是他向一個隨輦侍候的長隨輕聲說:“降香後先來團城上吃茶休息。你去傳諭王德化:如有湖廣捷報,可送到團城上來。”
過了玉蛛牌坊,大光明殿已經不遠了。這是一座富麗巍峨的建築,坐落在西安門內,如今府右街的西邊。那個享盡人間安富尊榮的嘉靖皇帝,妄想長生不死,幾十年不理朝政,在這裡從道士陶真人煉丹修仙。當年不知花去了多少搜刮的錢糧,耗費了多少人力,在這裡建成一大片壯麗宮殿,而大光明殿聳立在這一建築群的正中間,裡邊供著玉皇大帝的七寶雲龍牌位。從嘉靖以後,歷代皇帝都每年正月初九、十二月二十五,親來燒香。但在另外的日子,如果有特別原因,或由於皇上的一時高興,也會來此祈禱,或起個醮壇鬧騰幾天。
昨天得了司禮監的通知,道士們連夜做好了一切準備。從金鰲玉蛛橋的西頭經玉熙宮前邊繼續往西,直到大光明殿,一路打掃得特別乾淨,有些稍嫌低窪的地方還鋪了黃沙。當四乘龍鳳輦經過玉熙宮前邊時,三百多名在此學習官戲的大小太監在執事太監的率領下跪在御道旁邊接駕,口呼“萬歲”。四乘龍鳳輦一過酒醋局衚衕南口,就看見道官和方丈帶領全體上百名道士都跪伏在大光明殿的山門外,恭迎聖駕。
崇禎和后妃們下了輦,進去稍作休息,就去玉皇牌位前依次拈香。一時鐘鼓齊鳴,玉磬叮呼,既熱鬧而又肅穆。但見七寶雲龍牌位前蠟燭輝煌,香菸繚繞,焚化的青詞和黃表冉冉上升,飛近彩繪絢麗的承塵。崇禎先拈香,虔誠地跪在黃緞拜墊上叩了頭,默禱一陣,然後輕聲說:“籤來!”跪在一邊侍候的方丈趕快從神几上雙手捧起景泰藍盤龍籤筒,重新跪下,對著皇帝把籤筒搖了三下。崇禎從裡邊抽出一根籤,交給方丈,然後站立起來。白鬚垂胸的老方丈把籤筒放回原處,照簽號取了一張用黃麻紙印的籤票,跪下去,捧呈崇禎。崇禎懷著惴惴不安的心情接到手中,看見“第二十六籤中平”一行字,始而感到失望,繼而感到有些放心了。這時,只要不是下等籤,他就會感到一些滿意,何況這比“衝下”還略勝一籌。當皇后和二妃分別拈香時,他退出圓殿,站在一株白皮松的下邊展視神籤,細琢磨籤中詩句,不禁心頭又沉重起來。
皇后和兩位妃子燒過香,走出大殿,看見崇禎的手中拿著籤票,在松樹下邊徘徊,眉頭上堆著心事。周後害怕他抽到壞籤,趕快走到他的面前,小聲問道:“皇上,那簽上怎麼說的?”
崇禎沒有回答,把籤票裝人袖中,向太監們吩咐:“往團城上看看!”
一會兒工夫,四乘龍鳳輦重過了金鰲玉蛛橋,在團城旁邊停下。崇禎和后妃們從左邊的洞門磴道上了團城。團城上面在明末只有一座圓殿叫承光殿,是就元朝的儀天殿加以重修。承光殿前原有三株大松樹,是金朝栽植的,已經有幾百年了。崇禎初年將兩株枯死的連根挖去,鋪為平地。現在太監們就在剩下的一株古松下擺了桌子和皇帝、皇后的臨時御座,旁邊還有替田妃和袁妃擺的椅子。崇禎本來是要在團城上看西苑全景的,只因簽上的詩句很不如意,使他欣賞湖山秋色的興趣沒有了。他頹然坐在御座上,叫周後也坐下,注目雲天,若有所思,臉色陰沉。周後的心中七上八下,小聲問:“皇上,簽上到底是怎麼說的?”
【86】田妃解籤
崇禎從抽中掏出籤票,遞給皇后,說:“你自己看看,有幾句不大好解。”周後拿著籤票,見上面是一首七言律詩:
春回大地草芋芋,又見笙歌入畫船。
關塞天寒勞戍卒,江山日暖尚烽煙。
玉樓辜負十年夢,寶鏡空分孤影妍。
莫怨深官音問少,一聲清唳雁飛還。
自來簽上的詩句,多半是若即若離,在似可解與似不可解之間。大光明殿是專為宮中的需要而建的。七八十年以前,那些有學問的道士們在編制籤文時為著適合宮中的情形,特別花費了一番心血。就以上邊這首籤詩說:首聯二句非常空洞;頷聯二句與國家大事有關,但是和前後的詩句的意思並不連貫;頸聯和尾聯四句又轉到宮怨上,似乎對那些失寵的妃嬪們和不得出頭的宮女們表示同情,可是又不至於觸犯忌諱。民問的籤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